品種審定編號:國審油2002002
作物種類:油菜
品種名稱:秦優7號
選育單位: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
品種來源:陜3A×K407
省級審定情況:2001年陜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該品種弱冬性三系甘藍型油菜,全生育期240-250天,半直立,子葉腎臟形,幼莖紫紅,心葉黃綠紫緣,深裂葉,葉緣鈍鋸齒狀,頂裂葉圓大,葉色深綠,花色黃,花瓣大而側疊,勻生分枝,與主莖夾角較小,角果淺紫色、直生、中粗長而粒多。株高165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8-9個。單株有效角果數300個左右,每角粒數24.8粒,千粒重3.0克。該品種芥酸含量0.36%,硫苷含量29.59μmol/克。粗脂肪含量42.71%,抗(耐)病能力與秦油2號相當。
產量表現:1999-2001年參加黃淮區試。1999-2000年度平均畝產215.93公斤,較對照秦油2號增產5.78%。2000~2001年度平均畝產207.18公斤,較對照秦油2號增產0.08%。兩年平均畝產211.56公斤,比對照秦油2號增產2.91%。2001年度生產試驗189.09公斤,較秦油2號減產0.71%。
栽培技術要點:栽培技術:1、播期:當旬平均氣溫降到19-18℃或冬前>0℃有效積溫達900℃時的始期為直播適期。2、播量:直播每畝0.3公斤,育苗移栽每畝苗床地播0.5公斤;苗床地與大田移栽地比例為1:5。3、密度:水肥地每畝留苗0.6-1.0萬株,旱肥地和晚播田每畝留苗1.0-1.3萬株。4、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施好硼肥。每畝施純氮10-14公斤;磷肥用量可按氮量的一半施用。硼肥可畝施硼砂0.5-0.75公斤或將100 克高效速溶硼肥在蕾苔期分兩次噴施。5、黃淮流域要作好防凍保苗,長江流域要作好排澇漬。6、注意防治病蟲害。
制種技術要點:1、安全隔離:空間隔離不小于1500米,隔離區內不得種植其它十字花科作物。2、適期播種:黃淮區制種時父本可以提前3-4天播種,也可同期播期,播期以冬前>0℃有效積溫達900時的始期為直播適期。3、父母本比2:2。4、密度:畝留苗1.0-1.2萬株,其中母本0.6-0.7萬株,父本0.4-0.5萬株。5、精管父本,培育壯苗。6、前期遇低溫時父母本均應打苔。7、注意去雜去劣。8、在花期晴朗無風或多云天的10點到下午2點用繩子趕粉。9、終花后去掉父本,單收母本。
全國品審會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合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該品適于在陜西、河南(駐馬店除外)省及江蘇安徽的淮北地區兩熟制油菜產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