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海南省農業廳關于廣優18等水稻品種通過審定的通告
瓊農字〔2008〕269號
水稻品種廣優18、D奇寶優527、II優1259、天優806、椰豐568、II優202、廣陵優2585、谷優629、特優248、II優328、特優359、天優豐2、玉晶占、海秀占9號、瑞豐A等,經海南省第三屆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糧油專業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審定通過,現予以通告。
品種審定編號:瓊審稻2008011
作物種類:稻
品種名稱:廣優18(原名:廣優18號)
選育單位:廣東省金稻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叢廣41A×金恢18
特征特性:屬秈型感溫三系雜交水稻組合。全生育期129-167天,比II優128(CK)晚熟2-3天。畝有效穗數約16.43萬,株高103.0cm,平均穗長20.3cm,平均每穗總粒數135.0粒,結實率89.1%,千粒重29.3克。主要農藝性狀:中等株高,分蘗力中等,籽粒大,結實率高,群體整齊一般,后期熟色尚可,米質經檢測一般。兩年田間種植白葉枯抗性優于II優128(CK);穗頸瘟抗性與II優128(CK)表現相當。
產量表現:2007年早造首次參加我省區試,平均畝產531.99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0.83%,未達顯著水平,日產量4.11公斤;2008年早造再試,平均畝產548.37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9.43%,達極顯著水平,日產量3.72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1、秧田播種量:一般畝用種量為10公斤;2、秧齡:作早稻一般30天左右,作晚稻一般18-20天;3、大田基本苗:栽插一般每畝1.8-2萬穴,基本苗4-6萬左右;拋秧栽培一般要求不少于2科,基本苗達4-6萬;4、施肥:原則上要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蘗肥,生長后期注意看苗情補施保花充實肥;5、水漿管理:宜淺水移栽、寸水回生、薄水促分蘗,夠苗曬田,干濕交替至成熟;6、苗期要注意防治稻薊馬,分蘗成穗期注意防治螟蟲、縱卷葉螟和飛虱,在稻瘟病區種植在始穗期注意稻瘟病防治。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全生育期比II優128(CK)晚熟2-3天。豐產性好,抗苗瘟和穗頸瘟,中抗白葉枯,米質一般,適宜我省各市縣作早稻,以及我省東部地區做作晚稻種植。栽培上應注意安排播植期,避免抽穗揚花期遭遇低溫影響結實率。
品種審定編號:瓊審稻2008012
作物種類:稻
品種名稱:D奇寶優527
選育單位:福建省尤溪縣良種生化研究所
福建省種子總站
引種單位:福建金山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D奇寶A×蜀恢527
特征特性:屬秈型感溫三系雜交水稻組合。全生育期118-165天,比II優128(CK)約遲熟2天。畝有效穗數約17.16萬,株高105.3cm,平均穗長22.8cm,平均每穗總粒數113.2粒,結實率87.0%,千粒重30.4 克。主要農藝性狀:中等株高,分蘗力中等,穗大粒大,結實率高,群體整齊一般,后期熟色尚可,米質一般。兩年田間種植白葉枯抗性表現優于II優128(CK);穗頸瘟抗性與II優128(CK)表現相當。
產量表現:2007年早造首次參加我省區試,平均畝產512.31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0.58%,未達顯著水平,日產量3.99公斤。2008年早造復試,平均畝產518.47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3.47%,達顯著水平,日產量3.53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1、秧田播種量:一般畝用種量為10公斤;2、秧齡:作早稻一般25-30天;3、大田基本苗:栽插一般每畝不少于1.6萬穴,每穴栽插2粒谷苗;4、施肥: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追分蘗肥,巧施增穗保粒肥。每畝施純N量10~12公斤,增施農家肥和鉀肥,N、P、K比例為1:0.6:0.8;5、做到深水護苗,干濕促蘗,夠苗烤田;6、及時防治白葉枯病、螟蟲和稻飛虱等病蟲害。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全生育期比II優128(CK)約遲熟2天,豐產性好,抗苗瘟和穗頸瘟,高感白葉枯,米質一般,適宜我省各市縣作早稻,以及我省東部地區做作晚稻種植。沿海地區種植要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品種審定編號:瓊審稻2008013
作物種類:稻
品種名稱:II優1259
選育單位:福建省三明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 Ⅱ-32A×明恢1259
特征特性:屬秈型感溫三系雜交水稻組合。全生育期125-162天,比II優128(CK)晚熟1-2天。畝有效穗數約18.80萬,平均株高105.4cm,平均穗長23.8cm,平均每穗總粒數123.8粒,結實率87.6%,千粒重27.9 克。主要農藝性狀:中等株高,長勢繁茂,分蘗力中等,籽粒大,結實率高,群體整齊一般,后期熟色好,米質一般。兩年田間種植白葉枯、穗頸瘟抗性與II優128(CK)表現相當。
產量表現: 2007年早造首次參加我省區試,平均畝產544.89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6.97%,達極顯著水平,日產量4.29公斤。2008年早造復試,平均畝產544.73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5.73%,達極顯著水平,日產量3.73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稀播育壯秧:按各地的種植習慣與氣候因素,確定適宜的播種時期;稀播勻播,秧田要施足基肥,培育帶蘗壯秧;2、適時移栽,合理密植:移栽秧齡以25-30天為宜;插植密度:20cm×20cm,叢插2粒谷;3、合理施肥:每公頃施純氮180-230kg,氮、磷、鉀比為1:0.5:0.7。基肥、分蘗肥、穗肥的比例為5:3:2;4、病蟲害防治:掌握“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重點抓好對螟蟲和稻飛虱的防治工作。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全生育期比II優128(CK)晚熟1-2天。豐產性較好,抗苗瘟,輕感穗頸瘟,高感白葉枯,米質一般,適宜我省各市縣作早稻,以及我省東部地區做作晚稻種植。沿海地區種植要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品種審定編號:瓊審稻2008014
作物種類:稻
品種名稱:天優806(原名:天優804)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天豐A×廣恢806
特征特性:屬秈型感溫三系雜交水稻組合。全生育期120-161天,平均比II優128(CK)早熟4-6天。畝有效穗數約21.84萬,平均株高92.9cm,平均穗長19.5cm,平均每穗總粒數127.9粒,結實率82.8%,千粒重25.5 克。主要農藝性狀:株型適中,分蘗力一般,穗小,結實率高,群體整齊度一般,后期熟色一般,米質經檢測達國優三級。三年田間種植穗頸瘟、白葉枯抗性與II優128(CK)表現相當。
產量表現: 2005年早造初試,平均畝產558.97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11.39%,達極顯著水平,日產量4.4公斤;2006年早造續試,平均畝產543.80公斤,比II優128(CK)減產2.56%,未達顯著水平,日產量4.4公斤;2008年再試,平均畝產540.25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2.39%,未達顯著水平,日產量3.87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稀播育壯秧:按各地的種植習慣與氣候因素,確定適宜的播種時期;稀播勻播,秧田要施足基肥,培育帶蘗壯秧;2、適時移栽,合理密植:移栽秧齡以25天左右為宜;保證6-8萬基本苗,控制畝有效穗18萬左右;3、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早施分蘗肥,適施穗肥,注意N、P、K配合施用;4、注意及時防治病蟲害。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全生育期比II優128(CK)早熟4-6天。豐產性較好,中感苗瘟,輕感穗頸瘟,高感白葉枯,米質達國優三級,適宜我省各市縣作早稻,以及我省東部地區做作晚稻種植。沿海地區種植要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品種審定編號:瓊審稻2008015
作物種類:稻
品種名稱:椰豐568(原名:海豐506)
選育單位:海南神農大豐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育種中心
品種來源:椰豐A×神恢568
特征特性:屬秈型感溫三系雜交水稻組合。全生育期125-161天,與II優128(CK)表現相當。畝有效穗數約17.80萬,平均株高104.9cm,平均穗長22.9cm,平均每穗總粒數132.6粒,結實率90.2%,千粒重25.9克。主要農藝性狀:中等株高,長勢繁茂,分蘗力中等,穗粒結構協調,結實率高,群體整齊度一般,后期熟色尚可,米質一般。兩年田間種植白葉枯抗性表現優于II優128(CK),穗頸瘟抗性差于II優128(CK)。
產量表現: 2007年早造首次參加我省區試,平均畝產505.42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3.33%,達顯著水平,日產量3.91公斤;2008年早造再試,平均畝產544.33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8.63%,達極顯著水平,日產量3.79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播種:在海南作早造栽培一般12月中下旬播種,在海南北部地區2月中下旬播種;2、稀播培育壯秧:大田畝用種量2kg,畝凈秧田播種20kg左右,秧田施足底肥,一葉一心施好斷奶肥,移栽前7天施好送嫁肥,注意防治稻薊馬等蟲害和病害;3、適時移栽,合理密植:移栽秧齡以25天左右為宜;栽插密度以5×7寸2為宜,每穴插足6~7根基本苗;3、底肥以農家肥和三元復合肥為主,插后7天內施氮肥和鉀肥,在幼穗分化5~6期適當施用穗肥,管水堅持濕潤灌溉,以淺水為主,及時曬田,后期干干濕濕;4、根據當地植保部門的病蟲測報防治各種病蟲害。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全生育期與II優128(CK)表現相當。豐產性較好,中感苗瘟,重感穗頸瘟,中感白葉枯,米質一般,適宜我省各市縣作早稻,以及我省東部地區做作晚稻種植。沿海地區種植要注意防治白葉枯病,稻瘟重發區種植要注意防治稻瘟病。
品種審定編號:瓊審稻2008016
作物種類:稻
品種名稱:II優202
選育單位:三亞中種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Ⅱ-32A×中種恢202
特征特性:屬秈型感溫三系雜交水稻組合。全生育期123-162天,比II優128(CK)早熟1-2天。畝有效穗數約17.60萬,平均株高99.8cm,平均穗長21.9cm,平均每穗總粒數131.0粒,結實率81.5%,千粒重26.6 克。主要農藝性狀:中等株高,長勢繁茂,分蘗力一般,穗粒結構協調,結實率高,群體整齊一般,后期熟色一般,米質達部頒三級。兩年田間種植白葉枯抗性優于II優128(CK),穗頸瘟抗性與II優128(CK)表現相當。
產量表現: 2007年早造首次參加我省區試,平均畝產497.21公斤,比II優128(CK)減產2.39%,未達顯著水平,日產量4.04公斤;2008年早造復試,平均畝產532.73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3.40%,達極顯著水平,日產量3.72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1、稀播培育壯秧:秧齡25天;2、適當密植:插植規格5×6寸,保證基本苗6-8萬左右,爭取每畝有效穗18萬左右;3、施肥: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蘗肥,后期看苗適量施壯籽肥;4、水漿管理:淺水移栽、寸水活棵、薄水分蘗、適時露曬田、后期不宜斷水過早,以免影響結實率和充實度;5、防治病蟲害:苗期防治稻癭蚊、薊馬,分蘗成穗期防治螟蟲、稻縱卷葉螟和稻飛虱,沿海種植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全生育期比II優128(CK)早熟1-2天。豐產性較好,穩產性一般,中感苗瘟,輕感穗頸瘟,高感白葉枯,米質達部頒三級,適宜我省各市縣作早稻,以及我省東部地區做作晚稻種植。沿海地區種植要注意防治白葉枯病,稻瘟重發區種植要注意防治稻瘟病。
品種審定編號:瓊審稻2008017
作物種類:稻
品種名稱:廣陵優2585
選育單位:海南廣陵高科實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IR58025A×廣陵85
特征特性:屬秈型感溫三系雜交水稻組合。全生育期123-165天,比II優128(CK)晚熟3-5天。畝有效穗數約19.00萬,平均株高99.8cm,平均穗長24.0cm,平均每穗總粒數129.0粒,結實率72.1%,千粒重26.9 克。主要農藝性狀:長勢繁茂,群體整齊好,分蘗力好,穗粒結構協調,結實率一般,后期熟色一般,米質達國優三級。兩年田間種植白葉枯抗性優于II優128(CK),穗頸瘟抗性差于II優128(CK)。
產量表現: 2007年早造首次參加我省區試,平均畝產503.92公斤,比II優128(CK)減產1.07%,未達顯著水平,日產量3.89公斤;2008年早造復試,平均畝產508.23公斤,比II優128(CK)減產1.35%,未達顯著水平,日產量3.47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1、秧田播種量:一般每畝用種量為10-12公斤;2、秧齡:作早稻種植秧齡25-30天;3、大田基本苗:栽插一般每畝1.8-2.0萬穴,基本苗6萬左右;拋秧栽培一般要求不少于2.2科,基本苗達7-8萬;4、施肥:原則上要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蘗肥,生長后期注意看苗情補施保花肥;本田肥料有機肥和化肥結合使用,有機肥和復合肥作底肥,插秧后5?7天,秧苗返青時畝施10?15斤尿素作分蘗肥,孕穗期畝施5斤尿素作促花肥;5、水漿管理:宜淺水移栽、寸水活棵、薄水促分蘗,畝最高苗達到30萬時進行曬田,一周后復水。后期干干濕濕管理;6、病蟲防治:苗期要注意防治稻薊馬,分蘗成穗期注意防治白葉枯病、細條病、螟蟲、縱卷葉蟲和稻飛虱,在稻瘟病重發區種植時在見穗期需注意稻瘟病防治。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全生育期比II優128(CK)晚熟3-5天。豐產穩產性一般,抗苗瘟,中感穗頸瘟,高感白葉枯,米質達國優三級,適宜我省各市縣作早稻,以及我省東部地區做作晚稻種植。沿海地區種植要注意防治白葉枯病,稻瘟重發區種植要注意防治稻瘟病。
品種審定編號:瓊審稻2008018
作物種類:稻
品種名稱:谷優629(原名:谷豐優629)
選育單位:三亞中種種業有限公司
福建農科院水稻所
品種來源:谷豐A×中種恢629
特征特性:屬秈型感溫三系雜交水稻組合。全生育期122-164天,與II優128(CK)表現相當。畝有效穗數約18.68萬,平均株高99.8cm,平均穗長21.7cm,平均每穗總粒數135.1粒,結實率82.5%,千粒重25.6 克。主要農藝性狀:中等株高,群體整齊一般,分蘗力較弱,穗粒結構協調,結實率高,后期熟色尚可,米質一般。兩年田間種植白葉枯和穗頸瘟抗性與II優128(CK)表現相當。
產量表現:2007年早造首次參加我省區試,平均畝產514.93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3.14%,達顯著水平,日產量4.02公斤;2008年早造復試,平均畝產526.03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4.98%,達極顯著水平,日產量3.64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 1、稀播培育壯秧:秧齡25-30天; 2、適當密植:插植規格5×6寸,保證6-8萬基本苗,爭取每畝有效穗18-20萬;3、施肥: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蘗肥,后期看苗適量施壯籽肥;4、水漿管理:淺水移栽、寸水活棵、薄水分蘗、適時露曬田、后期不宜斷水過早,以免影響結實率和充實度;5、防治病蟲害:苗期防治稻癭蚊、薊馬,分蘗成穗期防治螟蟲、稻縱卷葉螟和稻飛虱,沿海地區種植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全生育期與II優128(CK)表現相當,豐產性較好,高抗苗瘟,抗穗頸瘟,中感白葉枯,米質一般,適宜我省各市縣作早稻,以及我省東部地區做作晚稻種植。沿海地區種植要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品種審定編號:瓊審稻2008019
作物種類:稻
品種名稱:特優248(原名:特優368)
選育單位:廣東天弘種業有限公司
廣東海洋大學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品種來源:龍特浦A×弘恢248(原名R368)
特征特性:屬秈型感溫三系雜交水稻組合。全生育期123-163天,比II優128(CK)遲熟2天。畝有效穗數約16.90萬,平均株高107.2cm,平均穗長22.3cm,平均每穗總粒數133.4粒,結實率86.9%,千粒重27.1克。主要農藝性狀:中等株高,株型適中,群體整齊度一般,分蘗力較弱,中等穗,籽粒大,結實率高,后期熟色一般,米質一般。兩年田間種植穗頸瘟抗性與II優128(CK)表現相當,白葉枯抗性稍差于II優128(CK)。
產量表現:2007年早造首次參加我省區試,平均畝產505.64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0.78%,未達顯著水平,日產量3.95公斤;2008年早造復試,平均畝產565.40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4.44%,達顯著水平,日產量3.87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 1、疏播勻播,培育壯秧:秧田畝播種量9~12.5公斤;2、適時播種,及時移植:秧齡早造30天左右,晚造18天左右為宜,直播或拋秧要注意適時適齡進行;3、適當增加基本苗:栽插一般每畝1.8-2萬穴,畝基本苗一般5~6萬苗或畝拋秧1.8萬科左右;4、施足基肥,早施重施追肥,增施磷鉀肥,后期看苗適量施壯籽肥,防止中后期過氮;5、宜淺水移栽、寸水活棵、薄水促分蘗,夠苗曬田,后期不宜斷水過早,以免影響結實率和充實度;6、注意防治白葉枯、稻瘟病、螟蟲、縱卷葉蟲和飛虱等病蟲害。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全生育期比II優128(CK)遲熟2天。豐產性較好,中感苗瘟,輕感穗頸瘟,高感白葉枯,米質一般,適宜我省各市縣作早稻,以及我省東部地區做作晚稻種植。沿海地區種植要注意防治白葉枯病,稻瘟重發區種植要注意防治稻瘟病。
品種審定編號:瓊審稻2008020
作物種類:稻
品種名稱:II優328
選育單位:海南神農大豐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育種中心
品種來源:II-32A×神恢328
特征特性:屬秈型感溫三系雜交水稻組合。全生育期123-159天,比II優128(CK)早熟2-3天。畝有效穗數約17.80萬,平均株高95.8cm,平均穗長21.3cm,平均每穗總粒數127.8粒,結實率88.6%,千粒重25.6克。主要農藝性狀:中等植株,長勢繁茂,群體整齊度好,分蘗力較好,穗粒結構協調,結實率高,后期熟色尚可,米質達國優二級。兩年田間種植白葉枯抗性與II優128(CK)表現相當,穗頸瘟抗性差于II優128(CK)。
產量表現:2007年早造首次參加我省區試,平均畝產508.57公斤,比II優128(CK)減產0.16%,未達顯著水平,日產量4.18公斤。2008年早造復試,平均畝產526.63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2.22%,未達顯著水平,日產量3.71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 1、適時播種,培育壯秧:一般在12月底至2月初播種,每畝用種量1.5公斤,每畝秧田播種量15公斤左右;2、適時移栽,合理密植:移栽秧齡為25天左右,栽插規格5 × 6寸2,每穴插兩粒谷苗,每畝插足7-8萬基本苗;3、科學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禾酌情補肥,氮磷鉀結合使用,并適當增加磷鉀肥使用比例,一般畝產500公斤施純氮15公斤,五氧化二磷12公斤,氧化鉀12公斤,適于中上肥力田栽培;管水堅持濕潤灌溉,以淺水為主,及時曬田,灌漿期間干干濕濕壯籽,收割前切忌斷水過早;4、病蟲防治:沿海地區注意加強白葉枯病防治。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全生育期比II優128(CK)早熟2-3天。豐產穩產性一般,中抗苗瘟,中感穗頸瘟,高感白葉枯,米質達國優二級,適宜我省各市縣作早稻,以及我省東部地區做作晚稻種植。沿海地區種植要注意防治白葉枯病,稻瘟重發區種植要注意防治稻瘟病。
品種審定編號:瓊審稻2008021
作物種類:稻
品種名稱:特優359
選育單位:海南神農大豐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育種中心
品種來源:龍特甫A×神恢359
特征特性:屬秈型感溫三系雜交水稻組合。全生育期123-165天,比II優128(CK)遲熟2-3天。畝有效穗數約17.70萬,平均株高103.8cm,平均穗長21.1cm,平均每穗總粒數131.0粒,結實率87.3%,千粒重25.9克。主要農藝性狀:中等株高,株型適中,群體整齊度好,分蘗力中等,穗粒結構協調,結實率高,后期熟色尚可,米質一般。兩年田間種植白葉枯抗性優于II優128(CK),穗頸瘟抗性與II優128(CK)表現相當。
產量表現:2007年早造首次參加我省區試,平均畝產502.74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0.20%,未達顯著水平,日產量3.86公斤。2008年早造復試,平均畝產562.73公斤, 比II優128(CK)增產3.95%,達顯著水平,日產量3.87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播種:在海南作早造栽培一般12月底至2月初播種,秧齡25天左右;2、稀播培育壯秧:大田畝用種量2kg,畝凈秧田播種20kg左右,秧田施足底肥,一葉一心施好斷奶肥,移栽前7天施好送嫁肥,注意防治稻薊馬等蟲害和病害;3、合理密植:栽插密度以5×7寸2為宜,每穴插足6~7根基本苗;4、加強肥水管理:底肥以農家肥和三元復合肥為主,插后7天內施氮肥和鉀肥,在幼穗分化5~6期適當施用穗肥,管水堅持濕潤灌溉,以淺水為主,及時曬田,后期干干濕濕;5、根據當地植保部門的病蟲測報防治各種病蟲害。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全生育期比II優128(CK)晚熟2-3天。豐產性較好,中抗苗瘟,輕感穗頸瘟,中感白葉枯,米質一般,適宜我省各市縣作早稻,以及我省東部地區做作晚稻種植。注意安排播植期,避免抽穗揚花期遭遇低溫影響結實率;沿海地區種植要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品種審定編號:瓊審稻2008022
作物種類:稻
品種名稱:天優豐2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天豐A ×廣恢豐2
特征特性:屬秈型感溫三系雜交水稻組合。全生育期118-156天,比II優128(CK)早熟8-9天。畝有效穗數約17.82萬,平均株高87.5cm,平均穗長19.9cm,平均每穗總粒數131.8粒,結實率88.8%,千粒重25.1克。主要農藝性狀:植株較矮,群體整齊一般,分蘗力中等,穗著粒密,結實率高,后期熟色一般,米質達部頒三級。兩年田間種植白葉枯和穗頸瘟抗性與II優128(CK)表現相當。
產量表現:2007年早造首次參加我省區試,平均畝產511.40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2.44%,未達顯著水平,日產量4.26公斤。2008年早造復試,平均畝產525.79公斤, 比II優128(CK)減產0.35%,未達顯著水平,日產量3.88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植,培育壯秧:按各地種植習慣與氣候確定適宜的播種時期;2、合理密植:秧齡作早造25-30天,作晚造15-18天;基本苗以5-7萬苗為宜,可采用6×5或7×5寸2規格;3、肥水管理:選擇中等或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區種植,更能發揮其豐產性能。要施足基肥,早施重施促蘗肥,提高有效穗數。前期淺水分蘗,夠苗曬田;抽穗前期至齊穗期要保持淺水層,后期保持濕潤防止過早斷水,以提高結實率;施用腐熟的農家肥作底肥,多施有機肥,提高產量和稻米品質;4、在稻瘟病嚴重地區,應注意做好防病治病工作。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全生育期短,比II優128(CK)早熟8-9天。豐產性較好,抗苗瘟,輕感稻頸瘟,中感白葉枯,米質達部頒三級,適宜我省各市縣作早稻,以及我省東部地區做作晚稻種植。沿海地區種植要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品種審定編號:瓊審稻2008023
作物種類:稻
品種名稱:玉晶占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玉香油占/銀晶軟占
特征特性:屬秈型雜交選育常規稻品種。全生育期120-169天,比特秈占25(CK2)晚熟1-2天。畝有效穗數約20.00萬,平均株高99.6cm,平均穗長21.1cm,平均每穗總粒數123.3粒,結實率92.7%,千粒重23.8克。主要農藝性狀:中等株高,群體整齊度好,分蘗力好,結實率高,后期熟色好,米質一般。兩年田間種植白葉枯和穗頸瘟抗性與特秈占25(CK2)表現相當。
產量表現:2007年早造首次參加我省區試,平均畝產498.15公斤,比特秈占25(CK2)增產5.75,達極顯著水平,比II優128(CK1)減產5.58%,達極顯著水平,日產量3.89公斤;2008年早造復試,平均畝產570.79公斤,比特秈占25(CK2)增產11.11%,達極顯著水平,比II優128(CK1)增產1.27%,未達顯著水平,日產量3.95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植,培育壯秧:按各地種植習慣與氣候確定適宜的播種時期;2、合理密植:秧齡作早造25-30天,作晚造15-18天;畝插足6-8萬基本苗;3、肥水管理:選擇中等或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區種植,能較大發揮其豐產性能。要施足基肥,早施重施促蘗肥,提高有效穗數。前期淺水分蘗,夠苗曬田;抽穗前期至齊穗期要保持淺水層,后期保持濕潤防止過早斷水,以提高結實率。施用腐熟的農家肥作底肥,多施有機肥,以提高產量和稻米品質;4、在稻瘟病嚴重地區,應注意做好防病治病工作。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全生育期比特秈占25(CK2)晚熟1-2天。豐產性好,抗苗瘟和穗頸瘟,中抗白葉枯,米質一般,適宜我省各市縣作早稻,以及我省東部地區做作晚稻種植。
品種審定編號:瓊審稻2008024
作物種類:稻
品種名稱:海秀占9號
選育單位: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矮秀占/豐穗占5號
特征特性:屬秈型雜交選育常規稻品種。全生育期120-165天,比特秈占25(CK2)晚熟1天左右。畝有效穗數約18.30萬,平均株高92.2cm,平均穗長21.2cm,平均每穗總粒數142.0粒,結實率84.0%,千粒重23.8克。主要農藝性狀:植株較矮,群體整齊一般,分蘗力較好,穗粒結構協調,結實率高,后期熟色好,米質達國優二級。兩年田間種植白葉枯、穗頸瘟抗性與特秈占25(CK2)表現相當。
產量表現: 2007年早造首次參加我省區試,平均畝產472.96公斤,比特秈占25(CK2)增產0.40%,未達顯著水平,比II優128(CK1)減產10.36%,達極顯著水平,日產量3.69公斤;2008年早造復試,平均畝產536.42公斤,比特秈占25(CK2)增產4.42%,達顯著水平,比II優128(CK1)減產4.83%,達顯著水平,日產量3.72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1、培育壯秧:秧齡早造25~30,晚造18~20天;2、移植:株行距采用5×6寸,每科4苗,確保畝有效穗達18-20萬穗;3、重底肥早追肥,一般畝施純氮9kg左右,N、P、K比例為1:0.5:0.5;4、水漿管理:淺水勤灌,促分蘗早生快發,適時曬田,提高成穗率,防止倒伏;后期不宜斷水過早,應干干濕濕保持到收割前一星期,以免影響產量和米質;5、防治病蟲害:防治白葉枯,三化螟、稻薊馬等危害。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全生育期與特秈占25(CK2)表現相當。豐產性較好,中感苗瘟,抗穗頸瘟,中感白葉枯,米質達國優二級,適宜我省各市縣作早稻,以及我省東部地區做作晚稻種植。沿海地區種植要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品種審定編號:瓊審稻2008025
作物種類:稻
品種名稱:瑞豐A
選育單位:海南海亞南繁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華B為母本,22-6(金23B//枝B/優IB)作父本,再與華B回交一代,經多代自交穩定后,再與枝A回交多代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野敗型感溫三系不育系。在三亞1月初播種,播始歷期75-80天,主莖葉片數14-15葉,7月播始歷期60-65天,主莖葉片數12-13葉。株高約70厘米,株型適中,稃尖紫色,柱頭紫色,開花習性好,柱頭外露率47.4%,柱頭雙外露率17.4%。花藥乳白色。籽粒細長,無裂縫。花粉敗育以典敗為主,不育度100%,套袋自交不育株率100%。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不育系不育性較穩定,可恢復性較好,配合力較強,通過審定。
二○○八年十二月九日
(中國種業商務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