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豐大人懷揣著對農業的初心、對種業的情懷、對品牌的篤定、對文化的自信正式進軍種業行業,創立豐大種業,樹立民族種業品牌,踏上種業強國夢征程,這是萬千種業人“執著夢想、合作創新、奉獻種業、強國富民”的中國種業精神的一次真實寫照。”在豐大種業2018玉米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鄧光聯在談到對豐大集團進入種業的認識時,這樣說道。
盛夏時節的合肥,山青湖碧,鳥語蟬鳴。在這個萬木蔥蘢的季節,大家匯聚一堂,群賢畢至,群英薈萃。7月30日,豐大種業2018玉米產業高峰論壇在合肥豐大國際酒店隆重召開。中國種子協會常務副會長鄧光聯,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陳偉程,中國作物學會玉米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建生,農業部玉米專家指導組組長、北京農林科學院玉米中心主任、研究員趙久然,安徽農業大學校長、教授程備久,安徽省種子管理站站長熊成國,豐大集團董事長吳大香以及各省市科研單位、種子企業、經銷商代表和媒體代表近800人參加論壇。論壇由豐大集團總經理吳智勇主持。
01
大企業攻堅克難鑄就輝煌
從豐大集團發展的歷程來看,豐大種業能得到鄧光聯副會長這樣的評價當之無愧。30多年前,豐大集團以農業為起點白手起家,多年來,在領頭人吳大香董事長的帶領下,披荊斬棘、攻堅克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而3年前,豐大集團正是憑著對種業的情懷、對國家發展現代種業的責任擔當、對創新發展的追求、對所創造財富的回報,積極進軍種業。
自成立以來,豐大種業與中國水稻所等多家科研機構簽訂深層戰略合作協議,加強科企合作,為公司品種選育、科研發展、種子儲備檢驗提供有力支撐。豐大種業依托豐大集團30多年的市場磨煉、歲月沉淀和財富積累,實現人才、資本、資源向種業流動。在市場推廣中讓利給合作伙伴、讓利給經銷商、讓利給農民,把最優良的種子奉獻給社會。
可以說,這是一種氣魄、一種精神、一種責任、一種擔當。
02
吳大香激情演講燃爆全場
“我是個農民,祖祖輩輩都是農民!”一句樸實無華的開場白一下子拉近了吳董事長和現場與會人員之間的距離。1985年,他帶領5位農民創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農村到京城,從手工作坊做面條到今天的農產品加工、酒店文旅、房產金融等三大產業。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在講述著一個個故事,回憶著一段段辛酸,又回味著一個個成功的喜悅,同時也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每一個人都不可能隨隨便便成功,吳大香也不例外。他的成功源于“把握、誠信、責任”。從一個普通的農民,走到國家干部;從“種業第一股”豐樂種業的領頭人,走到今天的豐大集團董事長,他始終牢記這六字箴言,始終不忘初心。
為什么我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憑著對這片土地的滿腔熱情,吳大香在離開豐樂種業幾年后,重新進軍種業,并把種業作為第一產業大力發展。
2015年,成立豐大種業水稻公司,2016年,成立豐大種業玉米公司。短短兩三年時間,豐大種業已擁有大兩優968、內6優595、深兩優7248、兩優988、內香6優9號、深兩優870、深優9528、川作優8727、正香優217、常農粳151等10個水稻品種的生產經營權,后續品種70余個,安農591、陜科10號、農單476、中龍玉6號、魯單5103,龍單80、豐大708等多個獨家經營的玉米優良品種,已布局全國市場;以徽研22為主的優質高產小麥品種,已布局黃淮海市場。2018年,公司通過對外合作及自主研發,已經進入全國各生態區區試、生試玉米品種40多個,小麥品種3個。
“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在三五年時間內,走到國內種業行業的前列,進軍國際種業。”談起豐大種業的發展目標,吳大香躊躇滿志,信心滿懷。短短90分鐘的主旨演講,更是被一次次的掌聲打斷。
33載的崢嶸歲月,33年的砥礪前行,豐大集團能走到今天,吳大香能走到今天,這不能不說這是一個傳奇,,一個偉大企業的傳奇,一個偉大徽商的傳奇!
03
眾嘉賓殷切希望共話未來
中國種子協會常務副會長鄧光聯在論壇上,對豐大種業提出了殷切希望。他說,豐大創造了歷史,創造了過去,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種業是科技含量較高、市場復雜的產業,希望豐大種業要有總體規劃,正確認識機遇與挑戰,在兼并重組上有所作為,實現跨越式發展。要借力科研力量強化科技創新,創新產學研合作新模式,實現現代企業制度與國際接軌,加強國內外企業合作共謀發展。他還號召現場的科學家、種業界人士和經銷商,支持豐大種業,支持我國民族種業的發展。
中國作物協會玉米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建生認為,豐大是一個懂種業發展的企業。豐大對于科技的重視,是作為科研人員比較關注和欣慰的,豐大用他們的成功在詮釋誠信的品德,與豐大種業在品種合作開發過程中可以感受豐大的真誠,與豐大合作一定大有可為。
安徽省種子管理站站長熊成國則希望豐大種業打造成種業龍頭企業,提升產業發展牽動力;走好科企合作路,提升企業科技創新發展力;以市場為導向,提升品種為生產服務力,提升品種的適應能力。
安徽農業大學校長、教授程備久結合與豐大種業推廣安農519的親身經歷,講述了與豐大種業合作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他認為,一個好的品種如果沒有企業去推廣也很難發揮作用,推廣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而豐大種業是一家用真心,讓客戶很放心,讓合作伙伴有信心的種業企業。
作為經銷商的代表,安徽省泗縣一方種業總經理劉家喜向與會人員介紹了安農519在當地的突出表現,并表示,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把“安農591”做成當地領頭品種。這也說出了廣大經銷商在推廣豐大種業優良品種過程中的共同心聲。
論壇上,豐大種業副總經理、玉米種子公司總經理耿延琢代表公司宣布豐大種業玉米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正式成立。豐大種業玉米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由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建生 任主任,安徽農業大學校長、教授程備久和黑龍江省農科院研究員曹靖生為副主任,山東省農科院研究員汪黎明為秘書長。咨詢委員會的成立將為豐大種業玉米產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和科研支撐。
04
五專家學術報告精彩紛呈
高峰論壇專門邀請了玉米產業行業內的頂尖專家代表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陳紹江、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研究所研究員陳化榜、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陳彥惠、四川農業大學教授潘光堂、吉林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員劉文國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和區域介紹了各區域玉米生產育種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向等內容,給與會人員上了精彩的一課,也為本次論壇畫上了濃重的一筆。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陳紹江報告的題目是《單倍體技術進展及工程化應用》。報告詳實而通俗地介紹了單倍體技術的進展、誘導基因克隆與應用和單倍體育種工程化新嘗試 。
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研究所研究員陳化榜以《新形勢下玉米育種的思考》為題,闡述了他對玉米育種獨到的觀點和建議。
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陳彥惠分析了黃淮海玉米育種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他認為,黃淮海地區作為我國夏玉米生產的主要產區,耐密高產、多抗穩產、優質增效(綠色生產)、適宜機械是未來本區域玉米育種的目標和發展方向。
四川農業大學教授潘光堂在《西南山地玉米區生態育種的理論與實踐》中指出,要選育適宜不同生態區域需要及高產高效模式化的品種。 選育特定生態適應型品種,選育適應模式化栽培品種,選育高產穩產高效型品種,選育產業可持續發展品種。
吉林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員劉文國在《東北區玉米生產與育種發展方向》報告中說,東北區玉米育種發展,優異種質資源創新是重中之重;商業化育種技術路線是提高效率的保證;重大育種技術集成與創新是重要手段;基礎材料創制與自交系選育是基礎的基礎;雜交種品種選育是成效檢驗。
05
吳智勇總結過去展望藍圖
豐大集團總經理吳智勇在總結發言中指出,豐大種業的成立,對豐大集團來說,是三十多年發展的輪回,是歷史的必然選擇,是在新歷史條件下的二次創業。三十多年前,豐大選擇在農副產品加工行業開始了豐大的創業,三十年后,豐大再一次選擇發展種業作為豐大未來的事業目標。豐大進軍種業,展現了一個企業用三十多年的努力,以更加堅實的基礎和更深邃的洞察力,去達成心中的夢想,實現貢獻中國農業的初心。
“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豐大人相信,只要不忘初心,執著夢想,精誠合作,勇于創新,就一定能夠開創中國種業發展新的局面,擁抱中國種業新的明天。
中國種業商務網 吳建軍|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