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6月23日訊 強降雨告一段落,全省的防汛形勢暫緩。雖然巨大的損失不可避免,但是,沒有人在損失面前痛哭流涕,隨著洪水退去,遭受了災難的人們已經在想盡一切辦法,減少損失,自救互助。
記者來到蘭溪市女埠街道澤基村,這里是蘭溪市的主要產棉區,同時也是浙江省畝產最高的產棉區。但是,大家現在看到,整個棉田都已經受淹,水深一度達兩三米高。
畫面里的這個人叫童聚新,是澤基村最大的種棉戶。不過,接連兩次的洪水讓童家16畝棉田有7畝被毀。捏著地里的棉花苗,童聚新告訴記者,再過一個月,棉花就要成形了。“從來沒有看到這么大的水……”
雖然痛心,但大水過后,童聚新并沒有眼睜睜的看著棉花地就這樣荒廢著。昨天蘭江的水剛剛退去,他就請來了街道農辦和農技站的專家,想改種玉米,減少損失。“收入減少3萬塊錢。改種玉米,收入只有三四千塊錢。”
雖然收入會減少,但是童聚新卻樂觀地告訴我們,有總比沒有好。不過,農業專家給出的建議是補種其他品種的棉花。原因是澤基村在種植棉花方面有技術,土壤方面的優勢。
蘭溪市女埠街道農辦副主任童樹松:“現在種植棉花職能達到原來的60%產量。”
這已經讓童聚新喜出望外了。據了解,澤基村共有830戶人家,種棉花成為家家戶戶最主要的經濟來源。這幾天,農技站的專家們成了各家各戶的“香餑餑”,而金華市和蘭溪市的農業部門也正在想方設法,希望通過積極補種作物,免費發放種子的方式,盡量減少村民們的經濟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