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和治利 文章來源:香格里拉縣上江鄉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系統性全株發病的病害,在苗床期就開始出現癥狀,發病高峰期在棉花現蕾盛期,最適宜的發病溫度為23~28℃,超過30℃病情受到抑制,棉花恢復生長,夏季高溫期不發病,秋季氣溫下降到25℃左右時可出現第二次發病高峰。因此枯萎病在棉花全生育期有2個發病高峰期。棉花枯萎病一般被視為棉花的“癌癥”,防治棉花枯萎病要從源頭抓起。一是選擇抗病品種。選擇抗病品種是防治棉花枯萎病的最主要的方法。二是實行水旱輪作。對于連作時間長、發病重的棉田可種植1~2年的水稻,通過夏季高溫、淹水來消滅棉花枯萎病病菌,從根本上來防治枯萎病。三是采用藥劑防治。對于零星發病的輕病田,可采用防治枯萎病的藥劑(如黃腐酸鹽、抗枯靈等)進行灌根。藥劑防治只能減輕發病癥狀,不能根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