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河北省辛集市項目辦公室 文章來源:河北省辛集市植保站
棉盲蝽的種類很多,危害我地棉花的主要有綠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三點盲蝽等。它們在棉花生長發育的各個時期都可以危害。棉盲蝽的危害方式:一是用刺吸式口器刺入棉株幼嫩器官,吸取嫩肉組織的汁液,二是向棉株幼嫩器官注入唾液,使細胞壞死或畸形生長。在棉花子葉期,生長點受害后,受害嫩尖干枯,不再滋生新芽,俗稱“公棉花”;在幼苗期有3~5片真葉時危害,頂芽也會被刺傷枯死,但葉腋間還可發出新芽,再生二次果枝,形成多頭棉,有的地方稱“破頭瘋”;幼葉受害,葉面先出現黑色小斑點,然后斑點處變為不規則形的孔洞,俗稱“破葉瘋”;果枝頂端被害,葉腋間會滋生營養枝,形成掃帚苗;幼蕾受害,一種是經2~3天干枯,一種是苞葉張開,然后幼蕾脫落,還有一種是大蕾受害呈現黑斑,花不能正常開放;幼鈴受害,表皮呈現黑褐色水漬狀斑,重的棉鈴僵化脫落,或布滿黑點,品質降低。
發生規律 綠盲蝽一年發生4?5代,以第2、3代危害較重。發生歷期長,若蟲12?30天,成蟲37?56天,且世代重疊嚴重。棉盲蝽以卵在越冬苜蓿、野生蒿類、果樹以及棉花的枯枝和田間雜草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越冬卵開始孵化,成蟲于4月中旬--5月上旬出現,主要在寄主上生活。6月上旬--中旬第2代成蟲盛發時遷入棉田,多在棉株嫩頭上危害,6月下旬?7月下旬是對棉田危害最嚴重時期,造成破葉和花蕾脫落。8月下旬第4代成蟲羽化,遷出棉田,又回到越冬寄主上生活,直至10月上旬進入產卵越冬時期。棉盲蝽對生態環境是很敏感的。棉盲蝽喜歡25℃~30℃溫度和80%~90%的相對濕度,多濕寡照天氣非常有利于棉盲蝽發生。棉田穿插種植也有利于棉盲蝽的寄生與轉移危害。
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一是要清除棉田四周的雜草;二是要應用調控手段,塑造通風透光的棉花株形;三是要減施氮素肥料,增施磷鉀肥。2、可結合防治蚜蟲兼治棉盲蝽。3、在施用技術上,防治時間要提早,一般從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一次噴藥,結合防治其他害蟲陸續施藥3~4次。藥劑防治方法:45%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加4.5%高效氯氰菊酯等噴霧。注意事項:棉盲蝽象在早晨和傍晚出來危害,防治時間應在上午9時前和下午5時后。棉盲蝽象遷飛性強,防治困難,噴藥時在聯防聯治的同時,采取先噴外圍,再噴全田的噴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