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晉審(shen)棉(mian)2009004
選育單位:山西(xi)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三聯種苗(miao)有限(xian)公司(si)
品種來源:628(選自晉棉25)與2001pb-3雜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株高100cm左右,株形緊湊(cou),透光性好,葉片(pian)大小適中,葉色(se)較深,莖桿堅韌,鈴卵圓形,出苗好,前、中期長勢強,結鈴性好,果枝始節位(wei)低,吐絮暢。
抗病鑒定:2006~2008年經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接種鑒定,綜合評價為抗枯萎病,感黃萎病。
抗蟲鑒定: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檢驗,二、三代蟲害率高于對照(中棉41),四代與對照無顯著差異。
品質分析:2007~2008年(nian)農業部(bu)棉花(hua)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xi)(HVICC校準),平均長(chang)度27.42mm,整齊(qi)度83.75%,比強度29.1cN/tex,伸長(chang)率(lv)6.4%,馬克隆值5.06,反射率(lv)75.95%,黃(huang)度7.65,可紡性指數130.5。
產量表現:2006~2007年(nian)參加山西省南部中熟棉(mian)(mian)區(qu)區(qu)域試驗,平(ping)均畝產分別為109.9kg和119.2kg,分別比對(dui)照中棉(mian)(mian)41號(hao)增產6.8%和5.4%,兩(liang)年(nian)平(ping)均畝產114.6kg,比對(dui)照增產6.1%。2008年(nian)生產試驗,平(ping)均畝產123.4kg,比對(dui)照中棉(mian)(mian)41號(hao)增產7.3%。
栽培要點:采用地膜覆蓋,適時播種;畝留苗密度3000~3500株;要施足底肥,重施蕾花肥,后期視長勢可適當追施葉面肥以防早衰;當百株棉鈴蟲二鈴以上幼蟲超過10頭時應及時防治,同時注意防治紅蜘蛛、盲椿象、蚜蟲等害蟲。
適宜區域:山西南部中熟棉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