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DeepSeek預判農資2025,是否準確?
原創 魏婉新 農資與市場官微 2025年02月11日
農歷新年還在假期中
一個DeepSeek橫空而出
攪動了各行各業
對于2025年農資行業發展趨勢
DeepSeek預測出六大趨勢,18小點
看看是否與你的看法相吻合?
AI預測趨勢一
綠色投入品進入爆發周期
1. 生物農藥占比突破30%:以蘇云金桿菌、白僵菌為代表的微生物制劑年復合增長率達25%;
2. 納米肥料技術落地:控釋效率達90%的智能肥料實現畝均減施20%目標;
3. 藥肥一體化設備普及:無人機精準變量施藥系統裝機量突破50萬臺套。
筆者所見:綠色農業投入品是近些年農資行業持續關注的熱點所在。據DeepSeek分析,生物農藥、納米肥料和藥肥一體化設備普及將會是2025年綠色農資發展核心。
其中,AI預測生物農藥年復合增長率將突破25%。而灼識咨詢2024年發布的《中國生物農藥行業報告》預測,生物農藥2022年—2027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7.1%。由此看來,DeepSeek十分看好今年的生物農藥市場。
AI預測趨勢二:
數字農業服務生態成型
1. 農機智能化率達40%:配備北斗導航的播種機械實現厘米級定位精度;
2. 農資電商滲透率超60%:縣域前置倉+短視頻技術指導的OMO模式成為主流;
3. 碳匯交易催生新業態:農田監測系統幫助農戶年均增收120元/畝碳匯收益。
筆者所見:在這三點中,目前與農資人關聯較高的是農資電商,DeepSeek預測其滲透率將超過60%。對于電商的發展模式,DeepSeek認為“縣域前置倉+短視頻技術指導”的OMO模式將會成為主流。
OMO模式是什么?筆者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指的是線上線下融合,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打通渠道,實現線上和線下消費場景深度融合的銷售模式。城市中經常見到的無人超市、智能貨架,還有線上預約線下就診等,都是OMO的應用。
在農資行業,則可以更多的借助線上平臺,如社群、短視頻、公眾號等進行技術指導和宣傳,為線下門店引流,將零售店作為“前置倉”,提供更加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
AI預測趨勢三
產業鏈垂直整合加速
1. 農服平臺并購潮:TOP5企業整合3萬家基層經銷商,構建“種子-植保-金融”閉環;
2. 特種肥料定制化:針對經作區的功能性肥料SKU增長300%;
3. 跨境農資電商崛起:東南亞市場帶動中國農藥制劑出口增長45%
筆者所見:任何行業發展到后半場,都會出現寡頭效應,在農服平臺領域,AI預測將出現并購潮,基層經銷商被整合,實現服務閉環。
筆者認為農資渠道整合勢在必行,但或許不會發生的這么迅速,尤其是疊加一證一品等新政,必然會先淘汰一批老舊的批零商,隨后才會出現更多能做閉環服務的大經銷商。
關于農藥出口,在原藥出口不理想的背景下,制劑出口量反而在大幅提升,不少廠家都加碼了海外制劑登記。在2024年4月低谷期后,我國農藥制劑出口價格又迎來了一個上漲周期。
當前,中國電商在全球的發展方興未艾,尤其是東南亞市場更是一個火熱的掘金之地,DeepSeek看好東南亞跨境農資電商情有可原。
AI預測趨勢四
新型農業主體重塑需求
1. 合作社農資集采占比達35%:推動產品套餐化、服務年費制轉型;
2. 青年農場主崛起:智能設備采購預算同比增長200%,催生農業元宇宙培訓市場;
3. 設施農業專用品爆發:LED植物燈市場規模突破80億元,水溶肥年需求達200萬噸。
筆者所見:新型農業主體的崛起是行業的熱門話題,高學歷、年輕化、規模化的農場主進入行業,對于新型農資品和智能化設備的推廣都十分有利。
AI預測趨勢五
政策驅動產業重構
1. 化肥農藥減量2.0:建立基于衛星遙感的定額管理制度;
2. 農業社會化服務補貼:帶動無人機飛防作業面積突破15億畝次;
3. 新型廢棄物回收體系:農藥包裝物回收率提升至85%,催生30億級回收市場
筆者所見:從去年“一證一品”對行業的攪動就可以看出,政策對行業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除了一證一品,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也是熱門話題,《農資與市場》期刊也曾撰寫文章進行過分析,具體可掃描下方小程序碼進入《農資與市場》9月刊第47頁閱讀。
AI預測趨勢六
生物技術驅動的種業革命加速
1. 基因編輯商業化突破:隨著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化政策落地,抗蟲耐除草劑玉米、高油酸大豆等品種將占據20%以上示范面積;
2. 性狀疊加技術成熟:抗旱+抗病+營養強化的多性狀集成品種進入田間測試階段;
3. 種業數字化升級:區塊鏈技術實現種子全生命周期溯源,AI輔助育種效率提升50% 。
筆者所見:DeepSeek預測,種業的革命將加速進行。更多基因編輯種子將真正實現商業化,在玉米、大豆等作物占據20%以上的示范面積,同時AI的發展也將大幅提高育種效率。
對農資行業來說,種業技術革命發展則可能帶來巨大的挑戰,如抗蟲、抗病轉基因作物導致農藥需求量下降、高產品種對化肥需求減少、抗旱抗鹽堿品種對改良劑產品形成打擊等等。
不僅僅是廠家,對于農資經銷商來說,新型種子對用肥用藥播種等技術指導要求更高,想要轉型“肥藥種”一體化銷售也將更加困難。
DeepSeek預測出2025年農資行業發展的六大趨勢,18個小點。
在筆者看來,作為AI,DeepSeek對農資行業的理解仍然有一定局限性,譬如過度理想化、理論化,但是仍然能夠看出許多趨勢,給出一些啟發,如跨境農資電商的發展,OMO模式、渠道整合升級等。
站在農資“真實”從業者的角度
您覺得它的預測是否合理?
歡迎留言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