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2025|中國種子企業如何在迷局中破浪而行?
智種網NOVOSEED 2025年01月28日
以下文章來源于丁彥龍策劃 ,作者丁彥龍
2024年已經過去,2025年如期而至。歲末年初,每年一篇,今年是第9篇,從一個策劃人的思考與洞見,與你一同探尋中國種業的未來之路。
過去的一年里,丁彥龍這廝作為企業咨詢顧問,奔跑在中國種業的廣闊天地上,要么在服務客戶,要么在服務客戶的路上。策劃的內容從企業戰略定位,到構建品牌體系、提升品牌影響力;從制定營銷策略、搶占市場先機,到聚焦單品打造、實現銷量突破。
過去的一年里,我也偶爾客串培訓講師,以策劃人的角度,分享關于品牌建設、大單品打造與營銷實戰的打法。
過去的一年里,很忙,但看到種子企業在我的助力下取得驕人的成績,收獲客戶的好評與信任,一切都值得。
——
2024年,都說難。中國種子企業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疊加行業內卷的風暴,很多企業正在經歷高退貨、高庫存、收不到款、動而不銷等狀況,到了水深火熱的程度,一邊煎熬,一邊“苦戰”。
2025年,都說變。營銷環境飛速變化,新技術、新算法、新工具層出不窮,讓我們既突破不了現在,又看不清未來,重重迷霧,荊棘密布,無論我們是否做好準備,無論我們是否愿意,我們都需要與“迷局”共舞,一邊籌謀,一邊破局。
2025年會比2024年好嗎?
我說:丟掉幻想、實事求是、準備斗爭吧!
很多人難以準確預見未來的走勢。在規劃明年戰略、設定目標、制定執行方案以及任務分解之前,我們必須先對未來趨勢做出正確的預判。
否則,我們所有的努力可能就是白費。在這里,丁彥龍這廝有幾個判斷:
一、未來3-5年,將是中國種子企業的分水嶺。
很多企業將會被淘汰出局,一是缺少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二是缺少核心經營力的企業,三是缺少資源整合力的企業,四是缺少細分影響力的企業,五是缺少戰略規劃力的企業。
二、種子企業進入從品種向品牌躍遷的關鍵階段。
我們可以看到,品種將進一步兩極分化,有影響力的品種,依然好賣,沒有影響力的品種,價格再低,也很難賣。種子企業要從品種到超級單品,再從超級單品到超級單品群,再從戰略單品群邁向超級品牌。
三、渠道將進一步分化。
傳統渠道依然是重要的渠道力量,但新興渠道如網絡電商、育秧工場、合作社、糧商、米廠加入渠道經營,讓并不好做的渠道商更是雪上加霜,轉型與升級成為必然趨勢,要么向下延伸做服務,要么橫向拓展做平臺。
四、資本并購的浪潮正在改變市場格局。
資本并購讓大企業越來越大,小企業如同小船在波濤中搖曳,有點競爭力的企業,還可以繳械投降,加入大企業的行列;沒有競爭力的企業,想投降都沒有機會。
五、價格戰將進一步升級。
無論從供需來看,從庫存來看,還是從現金流困境來看,價格戰是很多種子企業的必選項,庫存不消化掉,疊加新修訂的種子標準提升,消化不掉大概率要轉商,不降價只能等死,降價或許還能活下來,只有活下來,總會有機會。
六、新媒體的傳播作用將進一步放大。
種業營銷不復雜,品種是核心,傳播是關鍵,以前電視、墻體、報紙,貼海報、掛條幅、發傳單,效果差得可憐,農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手機上,種子企業早已經意識到新媒體的作用,一窩蜂式的轉戰新媒體,摸著石頭過河,都在做,好的少,隨著時間推移和學習提升,新媒體將成為很多企業的重型傳播武器。
七、種植大戶時代正在到來。
國家強化耕地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速土地流轉與托管種植,機械化率節節攀升,規模化種植的浪潮滾滾向前。農業種植規模從小、散戶走向規模化、集約化種植,直接影響了用戶的需求結構。在我看來,誰擁有大戶,誰才更有價值,誰才能擁有更多話語權。
八、種業營銷最后拼的還是技術創新與服務。
種業是科技型行業,科技創新是決勝未來的核心力量。服務是種子企業綜合實力的表現,包括基地建設、種子質量、平臺搭建、組織能力、技術服務等,服務不是單一元素,背后是企業保障系統的構建。

如何應對2025年?瘋狂內卷的市場迷局中,中國種子企業如何突出重圍,擺脫量價齊殺的困境?又該怎樣籌謀規劃,找到生存和增長的正確路徑?如何在迷霧中破浪而行?
2025,破局,一切出路,都在思路里!
01 一條破局心法
很多企業掌舵人會感到困惑,對明年怎么辦也沒有太大的信心。
在我看來,所有的困惑都來自恐懼,所有的希望都來自對未來的定力。
所以作為掌舵人,越是困難時候,越要有定力。
如果掌舵人沒有定力,心就亂了,步伐就亂了,所有人都會跟著亂,最后你的決策也會亂。我們能夠看到,那些打著經濟下行旗號的掌舵人,不斷地抱怨,持續的保守,胡亂的布局,很危險。

什么是定力呢?定力,是你內心堅定沉穩的力量,能讓你保持冷靜,從容不迫。
一是戰略定力。
你內心有定力,一個核心的原因是,你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自己走在正確的方向上,你非常篤定的時候,你就會有定力。保持戰略定力,就要探索正確的方向,然后堅定你的戰略方向。同時,要與外界做更多的溝通和連接,利用新的機遇來調整自己的想法,從而變得更加強大。
二是規劃能力。
一定要對戰略有清晰的規劃,能抓住關鍵要素。當你能夠確定2025年目標如何設定,人財物如何安排,有確定的打法,知道如何實現戰略,你就不慌了。
三是執行毅力。
在執行層面,必須有這樣的意志力,不害怕失敗,始終堅信能夠成功,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做掌舵人,一定要有定力。定力來源于什么?來源于對戰略方向的堅定、清晰的戰略規劃、執行過程中鋼鐵般的意志。
02 三個破局原則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在動蕩的時代,最大的威脅不是動蕩本身,而是延續過去的邏輯”。

新商業時代下,各種因素疊加,勢必推動種業洗牌,我們所面對的一切,都是面向未來的。
當增長的邏輯已經發生改變,原有的方法、秩序、理論和慣性不再奏效,作為掌舵人,不要對未來悲觀,而是不要過度樂觀,不要高估自己,更不要依賴經驗,要對市場保持足夠的敬畏。
原則一:調低目標,加倍努力
調低目標不是要調整企業發展進步的目標,而是把銷售目標調低一點,讓企業經營更實際;把盈利目標調低一點,使企業的增長更良性;把發展的節奏調慢一點,使企業發展更穩健。節奏放緩,更要加倍努力,可以跑不贏大環境,但你一定要跑贏同行。先活下來,再活好,只要還留在牌桌上,就有贏得機會。
原則二:價值回歸,穩健經營
企業的根本目的,就是為客戶創造價值。作為種子企業,我們還是要回歸到為用戶創造價值這個點上,不要自傲,更不要自嗨,一切以用戶為中心。種業的用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是小戶和散戶,大戶越來越多,他們有哪些新的需求,哪些需求沒有被滿足,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原則三:降本增效,儲備現金
當前利潤被不斷縮減的環境下,對于眾多中小型種子企業來講,降低成本與提升運營效率成為至關重要的生存策略。尤為關鍵的是,保持充足的現金流以抵御各種潛在風險。一旦現金流出了問題,將進入惡性循環,一點小火星就可能火燒連營。
03 九個破局打法
丘吉爾說:“沒有終局的成功,也沒有致命的失敗,重要的是繼續前行的勇氣。”

面對不確定的時代,破局的原動力在于以變應變,以不變應萬變。一定要明確有哪些是不變的。在丁彥龍這廝看來,不變的應該是我們的初心,是企業的使命追求。而變化的是我們的思維方式,是我們應對變化的打法。
》打法一:戰略明確
戰略明確具有統領全局的作用,外面風雨飄搖,我自穩坐中臺。時代劇變,紅利消退,環境復雜,很多企業面臨著庫存積壓和銷量下滑,企業不能自亂陣腳,更不要盲目投資,不要輕易換賽道,更需要戰略明確,保持戰略定力,保持專注,只對準一個城墻口沖鋒。
在外部環境變化比較大的時候,企業需要一個明確的前進方向,一定要明白企業未來三年應該走向哪里?怎么走,然后堅持去做。
作為掌舵人,應該清楚地知道,種業正處在一個什么階段?競爭的現狀什么樣?行業的增長點在哪里?企業有什么優勢?如何揚長避短,發揮優勢?戰略不是未來怎么做,而是今天怎么做,才會有未來。
》打法二:文化引領
資源會枯竭,唯有文化才會生生不息。一家企業,做強靠產品,做大靠運營,做久要靠文化,不變的是文化,只有你的使命愿景價值觀,才能支撐一家企業做強做久,這是持續成功的魂。企業文化,決定了一定企業到底能走多遠。當企業經營遇到困難和低谷的時候,讓企業可以抵御風險,在困局中破局。
偉大勝利皆因有愿景,所有好運皆因價值觀。
一是明確企業使命、愿景與價值觀。
二是企業文化的表現,不是宣傳口號,必須根植于組織、流程、政策、員工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之中。
三是激勵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激發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力。
》打法三:組織進化
什么是組織?組織是為了實現某個共同目標而協同行動的人的集合。組織的作用,就是整合人財物,以最優的形態達成企業目標。在不確定的環境下,只有增強個體的確定性,才能增強整體的確定性。
組織進化的最高目標就是以銷售收入為中心,一切為了多打糧食,一切為了勝利!如何進行組織進化?
一是控制規模,壓縮管理層級,縮短指揮鏈;
二是縮小戰斗單元,保持靈活高效,全員發力;
三是充分授權,激活個體,讓聽到炮聲的人呼喚炮火;四是大膽革新,不斷地更新細胞,保持年輕化,提升戰斗力。
》打法四:做大單品
品種是種業的核心。面對品種井噴和品種同質化,如何將品種打造成大單品,成為了眾多種子企業逃不掉的問題。
在我看來,一個大單品的成功來自于三個方面:一是品種實力占50%,品種表現是第一位的。二是運氣占25%,年際間、區域間品種表現差異特別大,所以品種表現好不好,天氣說了算。三是運作占25%,同樣的品種,放在不同的人手里,最后的結果可能皆然不同。
如何通過運作,把一個品種打造成大單品呢?
一是精準定位,戰略定位、市場定位、價值定位。
二是制造內容,超級命名、超級符號、超級口號、超級故事。
三是放大傳播,地推活動、口碑裂變、引爆媒體。
丁彥龍這廝每年會策劃多個單品,助力企業在上千個品種中,獲得銷量、口碑與品牌的快速增長。
》打法五:創新驅動
做難事必有所成。戰略思想的短期化,目標的短期化,是限制企業成長的重要原因。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創新驅動是中國種子企業持續引領行業升級的關鍵。
一是研發創新。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推動育種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關鍵技術的突破和創新。同時,加強與國內外科研機構的合作,提升企業的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
二是產品創新。根據市場需求和用戶偏好,不斷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新技術和新產品。通過優化品種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區域的消費者需求,提升市場競爭力。
三是服務創新。創新服務模式,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服務解決方案。建立線上線下的銷售和服務平臺,開展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根據農戶的需求提供個性化的種子產品和服務。
》打法六:聯合渠道
對于企業來講,內部組織是團隊,外部組織是渠道。目前,渠道經銷商依然是重要而稀缺的資源,渠道是通向農戶購買的橋梁,也是共同戰斗的盟友。誰能擁有強大的渠道組織,誰就能在市場中建立強大的話語權。
一是共同深入市場,加強對零售商體系的建立,共同面對農戶,共同完成市場投入與運作。
二是統一行動,加強溝通與培訓,統一方法、統一方案、有節奏的推進營銷與傳播工作。
三是升級關系,從文化到團隊,從科研到推廣,建立立體式聯盟關系,打造財富事業共同體,實現共同發展。
》打法七:借助外腦
雷軍曾在演講中提到,99%的問題都有標準答案,找個懂的人問問。
實際上,許多企業家和領導者意識到了發展的問題,但總想在前進的過程中自然會解決,要么在摸索前行,要么道聽途說了一些碎片信息,想靠自己來驗證,往往付出了機會、時間和金錢的代價,換來了幾條可有可無的經驗。其實,這是組織最大的浪費!
》打法八:國際合作
打破內卷最好的方式,是向外卷。在全球化的今天,對于一些有實力的種子企業,不僅要立足國內市場,更要放眼世界,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
一是國際并購與合作。通過并購國外優質種業資源,或與國際知名種業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快速獲取先進技術、品種和市場渠道,加速企業國際化進程。
二是海外市場拓展。深入分析海外市場需求,制定針對性的市場拓展策略,通過設立海外研發中心、營銷中心等方式,深化國際合作,拓寬海外市場。
三是品牌國際化。加強品牌建設和推廣,提升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通過參加國際展會、建立海外營銷網絡、開展國際合作等方式,展示企業的實力和品牌形象,吸引國際客戶。
打法九:數智化轉型
數字化轉型是提升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路徑。數字化作為新的生產要素疊加到企業各個環節,在經營決策、科技創新、營銷推廣等方面,可以推動種子企業向智能化、精準化、高效化方向發展,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是管理方面,通過建全面的數字化管理體系,建立大數據中心,整合種子研發、生產、試驗、銷售、售后服務等全生命周期的數據資源,通過收集和分析各種數據,為企業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提高決策效率和準確性,降低決策風險。
二是在育種方面,借助基因編輯、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等現代生物技術,結合大數據分析,提高育種效率和精準度,研發出適合市場需求的種子。
三是在營銷方面,利用電商平臺、社交媒體等數字化渠道,實現種子的線上銷售與精準傳播推送,拓寬市場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
——
中國種業,大勢不變,一直在發展,雖然風有點大,雨有點急。作為種子企業,既然選擇了遠方,就要風雨兼程,堅持往前走,就能走過平蕪春山,走向星辰大海。
最后,用一句話來迎接未來的好消息:種業很美好,值得為之戰斗。
祝愿我們,2025,逆風破浪,定力啟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