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區是國家級雜交玉米制種大縣,從“政、水、地、人、機、園”六方面入手,促進種業基地高質量發展。
一、以政企合作為抓手,共推制種基地發展
規劃先行為基礎,編制了《國家級雜交玉米制種大縣2023—2027年發展規劃》,著力做好制種育種招商工作。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種業振興、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流轉等工作專班,形成部門合力,共推制種基地發展。召開種糧一體化暨種業高質量發展招商推介會,邀請60余家種業企業到松山區考察洽談,促成19家企業落實制種面積8萬畝。
二、以惠農政策為依托,深入打造制種全產業鏈格局
重點抓好“水”“地”“人”“機”制種產業四個核心環節。
一是充分利用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有利契機,進行水源改造提升,在節水基礎上整合項目資金配套實施水肥一體化。
二是為確保糧食生產安全和穩定地價,適時出臺了《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治耕地“非糧化”專項整治的通告》,推進土地集中托管,將土地流轉價格維持在合理區間,有效降低制種土地成本,為制種地塊的落實提供了便利條件。
三是在我區40多年的制種繁育發展歷史基礎上,充分發揮勞動力資源、制種經驗技術等優勢,為發展現代種子生產提供堅實的人力資源和技術保障。
四是有蒙東地區最大的農機市場,耕種防收綜合機械率達到85%以上。建設玉米果穗烘干線4條,總計烘干能力4000噸左右,同時計劃在2024年投資1.5億元,以制種基地為核心再建設4—6條果穗烘干線,進一步解決收獲期間果穗脫水問題。
三、以穩中求進為目標,科學推動“一核三區”建設
“一核”:計劃在園區內打造1418畝種業核心園區,園區集生產、加工、倉儲、銷售、物流、科研等功能于一體,逐步推動種業企業規模化、標準化、集聚化發展。
“三區”:根據自然氣候條件,將本區域土地劃分為早、中、晚熟期制種區,以此滿足不同熟期制種需要。預計2024年,松山區發展制種面積可達10萬畝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