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鄧衛哲)近日,以“聚焦全球種業發展,激發中國種業創新活力”為主題的第三屆三亞國際種業科學家大會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來自國內外科研機構、涉農高校、協會組織、種業企業等140余家單位的科研人員和企業家參會,共話種業振興之道。
三亞南繁是種業的熱土,“中國種子”的搖籃。特有的氣候條件和地理位置,使得豐富的育種資源在南繁集聚,越來越多名特優新農產品誕生。海南不斷把自貿港政策制度優勢和“南繁硅谷”種業科技力量轉化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產業提檔升級的強勁動力,蓄力打造南繁產業典范。如今,南繁基地已成為“端牢中國飯碗、保障糧食安全”最堅實的底座。
三亞市副市長張長豐介紹,三亞市政府聯合各位南繁精英,以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為先驅,搭建南繁平臺,打通集“檢測前端、田間服務、實驗室管理、成果轉化、經營創收”等為一體的南繁全產業鏈條,探索實現南繁由季節加代向全年研發、由育制種向產業鏈、由分散獨立向集群協同拓展,創建以種業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著力打造立足海南、服務全國、走向世界的“南繁硅谷”。
除了主論壇,大會還專門設置了國際種業科學家聯合體代表會議、現代農業領袖論壇、畜禽種業論壇、基因編輯和生物技術論壇、水稻與麥類論壇、玉米與豆類論壇、“一帶一路”國際種業高質量發展論壇、經濟作物論壇、青年科學家論壇等多個專業論壇,國內外科學家就共同推動中國及全球種業創新展開充分交流并尋求共同合作。
三亞國際種業科學家聯合體執委會主任李立稱,本屆大會還啟動了“十百千萬”農業后備人才培養工程。計劃用10年時間重點培養1萬名學生,從種業開始,同步或逐步擴大到植保、土肥、農機、智慧農業、節水、加工、流通、國際貿易等專業領域,每年甄選不少于100家農業各領域領軍企業參與,年均安排不少于1000位企業高管或專家擔任專業導師。參與學校通過組織學生自愿申請、雙向選擇,與導師“一對一”結對進行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