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種業“李鬼” 護航品種創新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祖祎祎 2023年12月20日
近年來,隨著我國種業不斷發展,育種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一大批新優農作物品種不斷涌入市場。與此同時,一品多名、一名多品等問題日益突出。
一直以來,行業對“仿種子”問題深惡痛絕。種業市場上,“李鬼”的出現既傷害了農戶收益,影響了種子企業的權益和聲譽,也打擊了市場創新活力。
2021年以來,為落實中央種業振興市場凈化行動部署,農業農村部先后啟動了向日葵、黃瓜、甜瓜等登記作物品種“仿種子”清理工作,目前已發布5批撤銷登記公告,通過3年時間基本完成向日葵“仿種子”清理任務。從源頭上破解品種同質化問題取得階段性成效。
從業界反映情況看,“仿種子”清理取得明顯成效,種業市場得到持續凈化,有效維護了種業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更加堅定了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信心和決心。
依法保護原始創新
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制度是我國種子法設立的一項重要的品種管理制度,旨在加快高產、優質、特色、專用新品種推廣應用。
而在品種登記實踐中,由于部分申請者不講誠信,出現一些品種被換名重復登記、侵權登記等問題,嚴重侵害原始創新者利益,成為影響種業可持續發展日益突出的問題。
2020年10月,農業農村部著手開展登記品種清理工作調研謀劃。2021年1月,以向日葵為突破口,正式啟動登記品種清理。
2021年7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種業振興行動方案》,要求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優化營商環境,對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等突出問題重拳出擊,讓侵權者付出沉重代價。
近年來,我國種業管理部門以“放管服”改革要求為基本遵循,以問題為導向,以目標為引領,堅持查防結合、邊查邊防、標本兼治,堅持依法依規、放管并重、寬嚴并濟,切實“放”出活力和創造力,“管”出質量和公平。
針對品種登記不同問題,相關單位迅速研究落實措施,分類施策、各個擊破,確保一個品種一個名稱一份樣品一套“指紋”。針對業界反映較多的向日葵、黃瓜、甜瓜品種問題,利用分子技術開展品種初篩,組織相關機構聯合攻關,統一方法、分頭檢測、集中分析、分類評價,快速篩查出一批疑似品種,精準清理了一批分子水平無差異品種,有效凈化了市場環境。
DNA指紋技術“驗明正身”
識別“仿種子”,無法通過外觀直接辨別,精準、科學的檢測技術尤為關鍵。
近年來,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織相關單位加快品種DNA指紋鑒定技術研發應用,鑒定體系不斷發展完善。
“向日葵品種真實性鑒定DNA指紋檢測技術標準,為品種鑒定提供了‘標尺’,實現了品種異同的快速甄別。”承擔向日葵等作物DNA指紋檢測任務有關負責人介紹。
為適應不同檢測需求,我國DNA指紋檢測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有關方面對向日葵、黃瓜、甜瓜等不同作物頒布了多項行業檢測標準。為提升指紋檢測技術在種業領域內的應用效能,向日葵、黃瓜、甜瓜、西瓜、番茄、馬鈴薯等重點作物登記品種的DNA指紋數據庫也在逐步構建和完善。在農作物品種鑒定中,這樣一套“指紋檔案”,為品種“驗明正身”提供了參考。
3年來,通過分子技術鑒定,一批問題品種被清查。部省兩級種業部門按照種業振興市場凈化行動統一部署,立足試驗鑒定結果,以堅決的態度,依法有序對這些問題品種進行了撤銷清退,種子市場秩序持續規范。
自開展品種清理以來,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強化,業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斷加強,優化了種業市場營商環境,有序推進了向日葵、黃瓜、甜瓜種子市場的良性發展。
三瑞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長期從事向日葵種子選育、銷售、推廣的種業企業。公司曾飽受仿制企業之苦,此次對“仿種子”清理十分期待,也在行動前后開展了相關調查。公司董事長張永平表示,國家開展向日葵“仿種子”清理后,經初步測算,食用向日葵平均畝產量和收益較整頓前增加8%-15%,畝均收入達到2050-2500元,較整頓前畝增收260-300元。公司2023年銷售收入較2020年增長了53%以上,公司全國食用葵種子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了43%。
自開展登記品種清理工作以來,農業農村部共發布5批撤銷公告,撤銷了一批向日葵、甜瓜、黃瓜等作物重復登記問題品種,歷經3年基本完成向日葵“仿種子”清理。
品種管理、市場監管“雙管齊下”
全國品種清理工作開展以來,部省兩級種業部門上下聯動,堅持登記管理與市場監管兩手抓,以品種登記制度規范品種入市,以種子市場監管治理違法行為,釋放市場凈化的明確信號。
在品種管理環節,我國進一步規范了品種登記申請審查有關要求,從源頭上杜絕同質化品種入市。“申請登記的品種與已知品種相比要有差異、要有創新。比如,目前在向日葵上,我們已經對品種登記申請差異性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從2021年開展登記品種清理起,我們也在抓緊修訂登記辦法和指南,堅持將有效做法轉化為制度規范。2024年將重點引入并應用DNA指紋技術,根據各作物技術成熟度,分批、分作物實施登記前DNA指紋檢測,符合行業標準、具備差異的品種方可登記,從源頭上規范品種登記申請和審查,不斷提升品種登記質量。”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
同時,在市場監管環節,我國種業管理部門不斷拓展監管范圍,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通過完善細化品種登記事后管理措施,啟動種子市場專項檢查,將登記作物一并列入監管對象,特別把向日葵、黃瓜、甜瓜種子作為種子市場檢查和質量監測重點,嚴厲打擊品種違法登記行為和違法銷售行為。各地也結合實際,加大登記作物監督檢查力度,全面推進依法治種。
據介紹,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深入實施種業振興市場凈化行動,堅決清理撤銷問題登記品種。加快制修訂蔬菜、油料等重點登記作物分子檢測技術標準,建立共享一批登記作物品種DNA指紋數據庫,為規范品種登記、加強市場監管和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提供技術支撐。2024年將繼續開展黃瓜、甜瓜品種清理,適時啟動辣椒、西瓜、番茄等重點作物品種清理。同時,從嚴規范品種登記管理,強化登記事后監管服務,探索開展登記品種符合性驗證,提升品種登記質量。在市場監管中加強登記作物種子檢查和抽樣力度,持續開展種子監督抽查和質量監測,依法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為優化市場秩序和保護品種創新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