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隆平VS荃銀,誰是種業龍頭?


農財網種業寶典 2023-10-07




      種子企業是種業發展的市場主體,中國有農作物種企7000多家。國內以育種、制種為主營,并且營收在20億元以上的公司有兩家:隆平高科和荃銀高科。

      在傳統種子領域,現有存量市場中,荃銀高科的競爭力要稍弱于隆平高科,但是在訂單糧食業務和大股東的支持下,荃銀高科的業務增長速度正處于上升期。

      今天,小編將從業務布局、股東優勢、收購擴張、轉基因種子等方面進行分析,看隆平VS荃銀,誰才是種業龍頭?

      首先,了解一下兩家企業。

      隆平高科于2000年12月11日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是由袁隆平院士作為主要發起人之一設立的現代種業高科技集團,也是中信集團旗下農作物育種領域的核心平臺,如今市值209億元。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雜交水稻種子業務全球領先,雜交玉米種子業務中國領先、巴西前三,辣椒、黃瓜、谷子、食葵業務中國領先。

      荃銀高科于2010年5月26日在上交所成功上市,由種業界知名企業家、“種業十大功勛人物”張海銀先生與種業界知名科學家、原安徽省農科院李成荃女士共同發起組建,如今市值100億元。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農業部首批農作物種子育繁推一體化企業、中國種業信用明星企業”,雜交水稻研發、推廣及海外業務規模均位居全國種子企業前2位。

      01

      業務布局對比: 隆平高科VS荃銀高科

      先從主營業務收入占比來看。

      隆平高科2022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6.89億元,同比增長5.29%;歸母凈利潤虧損8.76億元,上年同期盈利6244.74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8.17億元,上年同期虧損4.48億元。數據統計顯示,隆平高科近三年營業總收入復合增長率為5.63%。

隆平高科2022年年報

      分產品來看,隆平高科2022年度公司主營業務中,玉米種子收入13.17億元,同比增長29.73%,占營業收入的35.69%;水稻種子收入13.02億元,同比下降0.16%,占營業收入的35.30%。

      據往年年報數據,隆平高科水稻種子2020、2021年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42.25%、37.22%,2022年下滑至35.30%,主要原因是水稻種子面臨的競爭在加劇。玉米種子增速較穩,占比提升至29%。

荃銀高科2022年年報

      數據顯示,荃銀高科2022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4.9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51%。最近三年的收入和利潤復合增速都在40%左右,但收入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2018年以前,主要是種子收入,其中水稻、玉米和小麥三類種子合計占比在80%左右,訂單糧食占比6%。

      2019年以來,種子收入持續下降,訂單糧食業務規模快速提升,按照公司公布的年度經營數據(2021.8.1-2022.7.31),公司主要收入中水稻、玉米和小麥種子業務合計占比在60%左右,而訂單糧食高達32.6%。

      訂單糧食,本質是糧食貿易業務,相當于向產業鏈下游延伸,目前主要合作方是大型的糧食加工企業、養殖企業和酒廠,向下游銷售大米、青貯玉米、釀酒用小麥等糧食。以養殖企業為例,公司和知名的奶制品公司,比如光明乳業、現代牧業等合作,向他們銷售飼料用的青貯玉米,這樣也能夠帶動玉米種子的銷售。

      02

      股東優勢對比: 隆平高科VS荃銀高科

      隆平高科,目前第一大股東為財政部所屬的中信集團。

      隆平高科成立時以水稻、辣椒業務起步,由湖南省農科院作為第一大股東發起成立并實現上市。在2004年至2015年期間,新大新集團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隆平高科也在這一期間成長為中國種業龍頭企業。

      對隆平高科而言,2016年1月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隨著中信集團的入主,隆平高科回歸種業“國家隊”,并由此踏上打造國際種業巨頭的征程。2016年至今,中信集團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最終控制人為財政部。

      今年7月,隆平高科在實現對類金融業務的徹底剝離之后,又擬進一步收購隆平發展7.14%股權,掛牌底價80098萬元。如果隆平高科競買成功,那么中信集團將實際控制隆平發展超過62%的股權。這筆交易也反映了隆平高科努力成為全球種業巨頭的雄心,因為隆平發展的主要業務布局是在海外。

      反觀荃銀高科,業績增長或許離不開近年來的幾次股權整合以及在控股股東支持下開展的系列資本運作。

      公司的股權結構在2019年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此前是無控股股東,也無實控人,但2019年后,控股股東是中化集團下屬的中化現代農業。

      而此前中化集團已經收購了全球第一大農藥、第三大種子公司—瑞士先正達,2020年中化集團又把中化現代農業的股權劃轉至先正達集團旗下,2021年中化現代農業持有的荃銀高科的股權又轉給了中種集團,荃銀高科最終的股權結構是這樣的:中國種子集團是控股股東,實控人是國資委,公司也成為了先正達在國內種業板塊的一員。有了大股東的支持,荃銀高科在開展訂單糧食業務的進展就很順利,與股東之間的日常關聯交易也在增加。

      在玉米種子方面,2020年收購新疆祥豐70%股權,祥豐是新疆唯一的玉米育種建設單位,也是國內主要的爆米花供應商;此外又收購了國垠天府51%股權,國垠天府長期深耕西南區域,這次收購有助于拓展西南區域的玉米業務。

      在種子品類方面,公司把棉花種子作為第二品類,今年四月股東大會已經審議通過,收購新疆金豐源種業公司60%股權,開拓西北地區市場,拓展棉花種子業務。

      在擴產方面,2021年分別在四川、江西啟動育繁推一體化項目,拓展當地的種子市場。

      在海外市場方面,公司在孟加拉國、安哥拉、緬甸建立了種子生產基地,開展本土化制種和銷售,以降低成本和經營風險。

      03

      收購和擴張是種業公司的必經之路

      綜上,荃銀高科的擴張方式是收購+擴產。那么這種方式是否也是國際種業巨頭的發展方式呢?

      國內種子市場的集中度比較低,前五家合計的市場份額只有12%,而全球是52%。排名第一的隆平高科只有4%,而全球第一的拜耳市占率20%。借鑒海外種子龍頭企業的成長經驗,借助收購擴張是必經之路。

      與荃銀高科相比,隆平高科的收購起步更早些。隆平高科自身的優勢在水稻,其余領域的種子則借助收購補齊。2015-2017年先后收購5家公司,分別進入了蔬菜種子、向日葵種子和玉米種子領域。2018年收購聯創種業,在轉基因玉米種子領域獲取了重大突破,另外參股的子公司杭州瑞豐也獲得了四項玉米種子的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

      上述介紹的都是兩家公司在傳統種子領域的布局,總結如下:

      1、從產品市場占有率和業績表現分析,雖然在傳統種子品類布局上,兩家基本一致;但是在種子的播種面積上,2020年的前十大水稻和玉米種子播種面積的排名中,隆平高科各占了四項,荃銀高科則只上榜了一類雜交水稻。但是根據兩家公司近期的業績表現,荃銀高科處于明顯上升期。

      2、從并購能力分析,未來種子市場集中度的提升很大程度會借助并購,隆平高科的股東是中信集團,有比較強的并購能力;荃銀高科的股東先正達,目前提供的支持主要在種子技術和銷售渠道層面,比如前面提到的訂單農業,此外先正達更突出的優勢是轉基因種子。

      3、在一體化布局方面,兩家公司還都比較缺失。一體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是否有農藥、化肥等業務;是否向下游延伸,比如生豬養殖等。在這方面,另一家公司大北農的布局更全面。

      04

      種業公司避不開的轉基因種子,誰的布局更有優勢?

      在比較龍頭公司在轉基因種子方面的布局之前,我們先來了解轉基因種子商業化的流程。轉基因種子從開始研發,到最終商業化,大致需要8-16年。這期間有兩個階段,第一是安全證書獲批,第二是種子審定上市。

      首先安全證書的獲批流程分為5步,分別為實驗研究(1-2年)、中間試驗(1-2年)、環境釋放(1-2年)、生產性試驗(1-2年)、申請安全證書(3-5年),合計需要7-13年的時間。

      獲得了安全證書之后,還需要進行品種的審定。品種審定尤其重要,相當于商業化應用的放行條。品種審定流程需要持續1-3年時間,時間長短取決于兩個方面:1、是否基于老品種進行轉基因?2、種植區域在轉基因前后是否發生變化?

      根據這兩個條件,可以衍生出三種情形:

      第一種情形是:老品種+種植區域不變,這樣品種審定是最快的,只需要1年的生產試驗;

      第二種情形是:老品種+種植區域發生變化。這種情況需要先有2年在新的種植區域上的試驗,再加上1年的生產試驗;

      第三種情形:新品種。這種需要的時間最長,包括2年區域試驗+1年生產試驗+2年DUS測試。如此漫長有繁雜的流程,對于手里已經持有安全證書的種子公司來說,是最有利的。

      種業龍頭公司在轉基因種子方面的儲備,情況如何?

      2019-2022年期間,已經獲得安全證書的企業包含大北農(六個)、隆平高科持股的杭州瑞豐生物(四個)、中國種子集團(三個)、中國林木種子集團(一個)。其中大北農有90%的轉基因種子屬于上面提到的第一種情形,預計在2023年就會進行商業化推廣。

      荃銀高科的轉基因玉米尚處于研發階段,還未獲得安全證書。不過不排除未來和股東合作,推廣商業化的可能性。

      來源丨農財君綜合整理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分享到: 微信 復制網址 QQ好友 QQ空間
 
 
0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