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重慶公布了2022重大品種研發與推廣后補助項目名單,其中農作物品種、畜禽品種共14個,農作物推廣展示6個,累計獲得1000萬元的資金補助。
后補助政策是對科研院所、企業圍繞我市農作物種質資源自行開展的品種培育、選育,在品種產生社會效益以及農民種植達到一定的規模后進行的補助。
此次獲得補助的品種分三大類,一類是推廣效益突出的大品種4個,包括神9優28水稻、慶油8號油菜、涪雜5號榨菜、渝馬鈴薯5號馬鈴薯;二類是突破性綠色新品種6個,包括神農優415、渝青386、十九行101、渝油55、艷椒465、渝萬薯3號;三類是畜禽品種4個,包括涪陵黑豬、渝州白鵝、渝城黑雞1號、類烏齊牦牛;6個推廣展示農作物則是大愛種業培育的水稻、大愛種業培育的玉米、中一種業培育的油菜、科光種苗培育的蔬菜、群英薯業培育的甘薯、薯光農業培育的馬鈴薯。
為打好種業“翻身仗”,培育優良種子,我市之前通過設立品種培育、選育“資金池”,遴選部分科研院所、企業作為資助對象開展種業振興。
“這種方式雖然對推動種業創新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也存在不足。”市農業農村委種業處相關負責人說,遴選對象(科研院所、企業)選育出來的品種,有可能不符合農民種植、養殖需要,得不到農民的認可。因此,我市進一步探索完善重大品種研發與推廣后補助政策。
截至目前,我市已通過后補助政策,出資2000萬元,累計獎補12家科研院所和企業。“下一步,我市還將繼續按照農民的需求,圍繞水產、果樹苗木等種類,擴大獎補范圍,力爭扶持打造一批種業創新能力強的科研院所和企業,助力全市種業高質量發展。”該負責人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