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正達投訴93家企業侵權,荃銀高科擬2.13億元收購金豐源,極飛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
先正達集團中國投訴93家企業侵權使用“先正達”字號、商標
荃銀高科擬2.13億元收購金豐源60%股權
中農發種業收購甘肅興達種業股權,完成工商變更登記
極飛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擬募資15.09億元
……
先正達集團中國
11月5日,第四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合作促發展:全球農業貿易與鄉村振興”分論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
農業巨頭先正達集團中國總裁、黨委書記覃衡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先正達中國正在研發高蛋白、高氨基酸含量的大豆種子,該專利可以在未來帶來可觀的專利費用,以彌補大豆進口所花費的資金。
但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嚴禁生產、經營和使用非法轉基因農作物種子。對違法制種、繁種、銷售轉基因種子的生產經營者,停止生產經營,依法沒收違法所得和種子,吊銷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
覃衡德向記者透露:“種子研發成功后,將在海外種植,大豆產品將運回國內。”
據了解,中國進口大豆依賴度已經超過80%。而先正達目前是國際上農業技術和實力最先進的企業。
據了解,先正達研制的大豆種子可以通過專利費的形式獲得收益。國際通常做法是轉基因農作物新品種申請專利,獲得專利以后,農民年年種植這個品種就要年年向專利所有者交使用費。
“預計需要5年的時間,大豆種子研制完成。專利屬于先正達,而且是中國研發團隊研發的。”覃衡德表示。
另一位先正達人士向記者舉例:“如果我們進口500億元的大豆,我們可能通過出賣服務、出賣專利,收回200億元的利潤。”
先正達集團中國
投訴93家企業侵權使用“先正達”字號、商標
“先正達集團中國”微信公眾號11月25日發文宣布,近期,山東省臨沂市中級人民法院就先正達集團企業字號不正當競爭一案作出判決,被告“臨沂綠霸農資有限公司”立即停止在其網站、宣傳材料、產品包裝、微信朋友圈等宣傳渠道中使用帶有“先正達”和“Syngenta”字號的企業名稱進行不正當競爭行為,并對原告造成的經濟損失進行賠償。
文章指出,“Syngenta”“先正達”等注冊商標在中國境內已經具有極高知名度和極強顯著性,并多次在國家商標局和各地法院作為農業領域知名商標、字號獲得保護。近幾年來,很多企業通過“傍名牌”行為,利用“先正達”的品牌知名度宣傳自己的企業以及產品信息,這種惡意使用企業字號的現象不斷出現,嚴重損害了先正達集團的合法權益。

圖據“先正達集團中國”微信公眾號
文章指出,面對不正當競爭行為,先正達集團中國予以堅決打擊。近年來加強了對國內惡意注冊帶有“先正達”商標、字號的企業名稱的整治,目前已經完成了對93家的企業投訴,其中已更名列異、注銷的有79家。僅2021年就完成了對34家侵權公司的投訴,其中有29家已經更名或注銷。
文章表示,打擊對象主要針對經營范圍與公司有重疊部分的企業,在眾多侵權公司中,有4家獲得了勝訴判決。為了保護先正達集團的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秩序,將繼續不遺余力地對于目前此類商標侵權以及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未來還會進行跨行業的企業名稱投訴。

部分被投訴企業公示目錄
荃銀高科
擬收購金豐源種業
荃銀高科于2021年9月27日與張銀寶、邢蒼杰、陳長青、余衛忠、劉軍、朱剛、杜書叢8人簽署了《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張銀寶、邢蒼杰等股東關于新疆金豐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之股權轉讓協議》。荃銀高科擬使用自有或自籌資金2.13億元收購新疆金豐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60%股權。交易完成后,金豐源將成為荃銀高科的控股子公司。
11月29日,荃銀高科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該事項已于2021年9月27日經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尚需提交股東大會審議,后續將公告。
農發種業
完成收購甘肅興達種業52%股權
11月25日,中農發種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發布了關于收購甘肅興達種業有限公司股權完成工商變更登記的公告。內容如下:
中農發種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于2021年10月18日召開了第七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收購甘肅興達種業有限公司52%股權的議案》,具體內容詳見公司于2021年10月1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www.sse.com.cn)披露的《中農發種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收購甘肅興達種業有限公司52%股權的公告》(公告編號:臨2021-032)。
近日甘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出具了變更通知書,甘肅興達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甘肅興達”)的股東、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等變更登記手續已辦理完畢,本公司收購的甘肅興達52%股權已完成過戶登記手續,并取得新頒發的營業執照,具體信息如下:
公司名稱:甘肅興達種業有限公司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620700710257417M
公司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祁利奇
注冊資本:3,000萬元
成立日期:2001年7月16日
營業期限:2001年7月16日至2031年7月15日
住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東環路275號
經營范圍:玉米雜交種(以許可證核定的品種為準)的生產;主要農作物種子、農膜的批發、零售;農副產品(不含糧食)的收購、批發;房屋租賃;以下僅限分支機構經營:農藥零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極飛科技
科創板IPO獲受理
高瓴、百度加持的農業無人機企業廣州極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極飛科技”)科創板IPO申請日前獲上交所受理。
極飛科技主營業務包括研發、制造并銷售農業無人機、農業無人車、農機自駕儀、農業物聯網設備等在內的智能農業裝備和智慧農業管理系統,并提供相關技術服務。公司擬融資金額為15.09億元,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包括數字農業智能制造基地項目、廣州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營銷及服務體系建設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極飛科技尚未實現盈利。財務數據顯示,極飛科技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營收分別為3.22億元、3.57億元、5.30億元、4.69億元;同期對應凈利潤分別-671.74萬元、-3970.32萬元、-6084.55萬元、-8512.29萬元。
截至2021年6月30日,極飛科技累計未彌補虧損為2.24億元。公司解釋,尚未盈利且存在未彌補虧損,主要原因是公司所處行業尚處于快速成長期,現階段研發投入較高、新產品線仍處于市場推廣階段且銷售規模效應尚未體現。
市場預期,未來十年是AI和農業機器人落地的十年。今年3月,極飛科技發布的中國農業科技領域首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極飛科技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20》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極飛科技已將6萬多臺農業自動化設備鋪設到全球42個國家和地區的田間地頭,服務超過931萬農戶、7.8億畝次農田。
極飛科技統計,依托行業首創的精準變量噴灑技術,極飛科技幫助農民在糧食生產過程中減少45363噸農藥化肥使用量,緩解土壤污染和農產品農藥殘留等問題;節省農業用水1539萬噸,相當于滿足20萬居民一年用水量。極飛科技無人機、無人車等電動智慧農業設備代替傳統燃油農機作業,減少碳排放76萬噸,相當于種樹1032萬棵。
來源|世界農化網中文網、一條農資、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中農發種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