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稻生產呈現“兩增一減”趨勢,單產雖減,但種植面積增加帶動總產量增長。不過受天氣影響,早稻質量差異較大,隨著收購進入中后期,主產區價格上漲趨勢依舊比較明顯。
進入8月下旬,早稻市場化購銷力度較大,價格繼續穩中上行,整體收購進度仍偏快。中晚稻市場缺乏利好消息支撐,價格仍處于震蕩趨弱階段。
中晚稻長勢平穩 仍需防天氣炒作
進入8月下旬,中晚稻長勢比較平穩。目前東北地區、西北地區東部一季稻處于孕穗抽穗期;江淮、江漢、江南東部處于拔節至孕穗期,部分處于抽穗期;西南地區大部處于孕穗抽穗期,部分進入乳熟成熟期。全國一季稻一、二類苗占比分別為28%、72%,與上周持平。江南和華南北部晚稻大部處于分蘗期,部分進入拔節期;華南中南部大部處于移栽至返青分蘗期。全國晚稻一、二類苗占比分別為11%、88%,與上周持平。從氣象條件來看,北方地區和西南地區降水仍偏多,需防范稻田內澇、倒伏及病蟲害發生發展;江南、江漢和江淮地區高溫天氣持續,對一季稻生長不利。短期中晚稻生長正處于關鍵時期,天氣炒作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政策性拍賣穩定 陳稻去庫存加快
目前,政策性稻谷周度投放量穩定在400萬噸,由于稻谷市場行情相對趨穩,供需寬松形勢下,對政策性陳稻的需求量變化不大,本周政策性陳稻拍賣成交量保持穩定。據統計,8月18日國家通過競價交易方式向市場投放2014年至2016年產政策性稻谷218.2萬噸,實際成交47萬噸,成交率21.5%,成交均價2290元/噸。其中,黑龍江省粳稻成交量高達41.3萬噸,占本次成交總量的比重高達87.9%。21日投放2017年至2019年產政策性稻谷181.6萬噸,實際成交17.1萬噸,成交率9.4%,成交均價2616元/噸。
整體來看,本周政策性稻谷投放400萬噸,實際成交64萬噸,成交率16%,成交均價2377元/噸。與上周相比,本周成交量增加3萬噸,成交均價下降1元/噸。分品種看,本周粳稻成交量約45.2萬噸,占比約70.5%;秈稻成交量18.8萬噸,占比29.5%。分生產年份看,2014年至2015年產稻谷依舊是政策性稻谷拍賣成交的主力,占比67%。綜合統計,截至8月21日,2020年以來政策性稻谷累計投放7409萬噸,實際成交1077萬噸,成交率14.5%,成交均價2279元/噸。與去年同期相比,總成交量增加71萬噸,增幅7.1%。
下周計劃投放政策性稻谷400萬噸。其中,8月25日計劃投放2014年至2016年產最低收購價稻谷220萬噸,包括早秈稻20萬噸、中晚秈稻80萬噸、粳稻120萬噸;28日計劃投放2017年至2019年產最低收購價稻谷180萬噸,包括早秈稻60萬噸、中晚秈稻60萬噸、粳稻60萬噸。總投放量保持不變。
早秈稻兩增一減 收購價繼續走高
8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全國早稻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早稻播種面積7126萬畝,同比增加451.1萬畝,增幅6.8%;早稻單產383公斤/畝,同比減少10.5公斤/畝,減幅2.7%;早稻總產量2729萬噸,同比增加102.8萬噸,增幅3.9%。
整體看,今年早稻生產呈現“兩增一減”趨勢,依靠種植面積增加帶動的產量增長是很明顯的。總產量雖然有所增加,但是受天氣影響,早稻質量差異較大,隨著收購進入中后期,主產區價格上漲情況依然比較明顯。
江西:受災情影響,今年早稻合格糧源偏緊,省內各級儲備糧輪換和外省補庫階段性需求大,提振省內早稻價格。據統計,截至8月10日,全省累計收購早稻165.5萬噸,同比增加43萬噸,增幅35.1%,社會化收購仍占據主力。據監測,截至8月20日,吉安地區2020年產普通三等早秈稻收購價2480元/噸,較上周上漲40元/噸;九江地區2460元/噸,宜春地區2500元/噸,均持平;南昌地區2560元/噸,上漲40元/噸。
湖南: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5日,全省共收購早稻37.27萬噸,收購均價2528元/噸,同比增加約12.8元/噸。本周早秈稻上市量持續增加,價格繼續小幅上漲。據監測,截至8月20日,常德地區普通三等早秈稻收購價2580元/噸,較上周上漲60元/噸;張家界地區2600元/噸,持平;永州地區2600元/噸,上漲100元/噸;益陽地區2680元/噸,上漲80元/噸。
安徽:目前省內新季早秈稻上市量增加,但是符合收儲質量標準的早秈稻數量偏少,導致整體收購進度較去年同期仍偏慢。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20日,全省收購新季早稻5.2萬噸,同比減少5.2萬噸,減幅50%。本周早秈稻價格穩中上漲,截至8月20日,池州、銅陵、廬江地區普通三等早秈稻收購價2420元/噸,安慶地區246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宣城地區2440元/噸,上漲20元/噸。
湖北:由于早秈稻質量偏差,今年省內早秈稻收購進度整體偏慢。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15日,全省收購新季早秈稻5.9萬噸,同比減少2.05萬噸,減幅25.8%。進入下旬,早熟中稻將陸續上市,市場焦點將逐步轉向中稻市場,早稻購銷或將進一步放緩。據監測,截至8月20日,咸寧地區普通三等早秈稻收購價2600元/噸,荊州地區2500元/噸,武漢和黃石地區246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
中晚稻供應寬松 短期內震蕩調整
進入8月下旬,各地中小學開學在即,大米走貨有所加快,價格逐漸趨于平穩。原糧市場上,中晚稻供應仍較寬松,政策性陳稻拍賣投放量較大,短期價格仍處于震蕩調整區間。
黑龍江:本周省內稻米行情總體保持穩定,局部繼續小幅波動。隨著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9月份大中專院校將陸續復學,貿易商提前備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下游的需求,但是供應持續寬松,陳稻價格仍存在下行趨勢。目前距離新季粳稻上市還有2個月左右的時間,短期市場行情仍由陳稻主導。據監測,截至8月20日,綏化地區圓粒粳稻收購價2650元/噸,圓粒粳米出廠價420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哈爾濱地區長粒粳稻收購價3200元/噸,持平;長粒粳米出廠價5440元/噸,上漲20元/噸。建三江地區陳粳稻出庫價2330元/噸,下跌40元/噸。
遼寧:本周省內陳稻市場供大于求,加工企業大米走貨量不佳,客戶需求持續低迷,新陳粳稻價格仍處于下滑趨勢中。據監測,截至8月20日,盤錦地區2019年產粳稻收購價2900元/噸,較上周下跌40元/噸;陳粳稻出庫價2850元/噸,下跌50元/噸。
福建:受本地中小學及高校開學時間已定影響,大米走貨有所加快,走勢趨于平穩,但是米企表示大米未到漲價之時,開機率尚未好轉,預計短期大米價格仍以平穩為主。據監測,截至8月20日,福州地區早秈米批發價3500元/噸,中晚秈米批發價398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福州市場東北圓粒粳米批發價4700元/噸,持平。
疫情進一步擴散 東南亞米價波動
進入8月下旬,國際市場新冠疫情影響進一步擴散,東南亞大米出口價格漲跌互現。截至8月20日,泰國100%B級白米FOB報價528美元/噸,較上周上漲13美元/噸;香米FOB報價979美元/噸,下降39美元/噸。因泰銖匯率依然高企,市場交易不夠活躍,泰國大米出口價格穩居高位。越南破碎率5%白米FOB報價490美元/噸,較上周下降5美元/噸。
因為越南秋季稻谷收割工作結束,稻米出口供應進一步寬松,價格趨弱。印度破碎率5%蒸煮米FOB報價380美元/噸,與上周持平。因為季風降雨良好,印度稻谷播種工作進展順利,產量預期增加有利于大米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