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豆市場價格已形成了天氣預期利空與銷售預期利多之間的平衡,巴西可供出口大豆即將耗盡,未來國際市場大豆供應將集中在美豆上,強勁的需求對美豆價格仍有支撐,仍需注意的是中美關系發展,因其是影響美豆對中國出口的關鍵因素,另外美豆單產仍取決于作物實際生長水平,7月下旬至8月中旬是美豆關鍵生長期,大豆長勢水平在此期間變化較頻繁,目前看單產前景良好,但8月中旬之前的天氣仍將是主要變量。整體在美豆庫存逐步消化過程中有望支撐價格重心逐步抬升,美豆有望運行在850-950區間。
一、全球大豆供需情況分析
月份USDA供需報告中, 2020/2021年度全球大豆庫存消費比再次下降為26.15%,2019/20年度全球大豆庫存消費比為28.61%,2018/19年度為32.91%,2017/18年度為29.29%,全球大豆庫存消費比下降對豆類市場價格底部抬升有一定支撐,但全球大豆貿易格局改變,階段價格變動仍需考慮大豆主產國不同階段的主要供需矛盾影響。對于8月份全球大豆市場來說,2019/20年度全球大豆的產量定型,2020/21年全球大豆產量及出口的調整短期內將更多的取決于北美市場,在美豆5、6 月份播種之后直到 10、11 月份的收獲上市期間,重點關注美豆種植面積及產量預期的修訂,預計8月份美農供需報告大概率繼續上調美豆新作單產預期,而這部分壓力也將在之前兩周緩慢體現在盤面上;同時,巴西大豆賣貨影響最大的時候已經過去,國際大豆市場采購方向可能會因此逐漸返回美國,關注后期USDA供需平衡表對于美豆出口銷售目標的修正影響。
二、種植環節—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報告提供短期利多紅利
種植面積意外利多推升豆類市場價格一度大幅拉漲漲,6月30日美國農業部作物種植意向報告及季度庫存報告出爐,報告中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及季度庫存數據均好于預期,對大豆市場影響利多。 USDA種植面積報告顯示,大豆為8382.5萬英畝(預期8476.4萬英畝,3月意向8351萬英畝,去年終值7610萬英畝);作為市場分水嶺,在種植報告出臺之后,市場的關注度將轉移至美豆產區天氣形勢和作物評級,截至2020年7月26日當周,美國大豆優良率為72%,市場預期為69%,之前一周為69%,去年同期為54%。當周,美國大豆開花率為76%,之前一周為64%,去年同期為52%,五年均值為72%。當周,美國大豆結莢率為43%,上周為25%,去年同期為17%,五年均值為36%。作物評級數據高于市場預期及之前一周預期,且天氣趨于良好,增產預期加強拖累美豆價格走弱,7月下旬至8月中旬是美豆關鍵生長期,大豆長勢水平在此期間變化較頻繁,8月中旬至9月下旬美國大豆將進入成熟期,優良率水平也將相對穩定。未來天氣對美豆作物長勢和價格的影響也將逐漸凸顯。
三、貿易環節—國際大豆采購主體逐漸向北美市場轉移
中美貿易摩擦促使全球大豆貿易格局發生轉變,中國加大了對南美大豆的采購,今年受巴西雷亞爾貶值,疊加中國市場生豬產能不斷修復影響,加速了中國對巴西大豆的采購節奏。從出口節奏來看,巴西大豆出口裝運于3月下旬開始啟動,繼4月巴西大豆裝船量創下1640萬噸歷史紀錄之后,6月份出口仍為1375萬噸的巨量,高于去年同期的907萬噸。巴西谷物出口行業團體ANEC表示,巴西7月份的大豆出口量預計達到840萬噸,如果這一預測得到證實,巴西在2020年前7個月的出口量將為7020萬噸,同比增加32.1%,中國為主要目的國。伴隨著巴西大豆庫存逐漸耗盡,以及阿根廷大豆對華出口的不確定性(阿根廷表示不會對華簽署保證大豆無病毒協議),未來數月全球大豆供應和需求都將會集中在美國市場。
近階段,中美兩國在多個問題上的對峙增添了緊張的格局,如美國介入南海事務致南海緊張局勢不斷升高、美國對華為強硬態度、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帶來的諸多爭議問題、美國關閉中國駐休斯頓大使館,隨后中國關閉美國駐成都大使館等多層面的外交對峙、趨緊的背景下,雖然中美兩國于2019年1月15日已簽署第一階段協議,但未來協議執行情況仍有較大不確定性,這也成為市場未來關注的焦點所在。
四、國內市場大豆壓榨環節—榨利良好 三季度大豆、豆粕供應充裕
國內油廠大豆、豆粕庫存呈現快速增加至高位,目前國內油廠繼續維持超高開機水平,豆粕庫存12連升后滯增轉降,據當前油廠壓榨水平看3季度豆粕供應偏充足,截止7月24日當周,國內沿海主要地區油廠豆粕總庫存量87.51萬噸,較上周的87.9萬噸減少0.39萬噸,降幅在0.44%,較去年同期82.66萬噸增加5.86%。大豆供應方面,8月初步預估1010萬噸,9月初步預估880萬噸,10月份初步預估810萬噸,11月到港量初步預估820萬噸,傳言稱中國或拋儲300萬噸轉基因大豆,騰出庫容,應對10月份后大量到港的美豆,短期大豆供應偏充足,目前巴西大豆2021年3-5月船期盤面毛榨利仍達到268-294元/噸,榨利良好,美豆8-9月船期盤面毛榨利達到192-215元/噸,短期榨利良好,短期高到港量高壓榨持續,但近期豆粕庫存不增反降,也表明下游需求明顯改善。三季度季度國內豆粕市場進入去庫存階段,有望支撐豆粕市場基差逐步轉強。
五、國內豆粕市場需求—養殖需求維持緩增預期
飼料產量同比整體增長,上半年飼料總產量2156萬噸,同比增長16.9%。生豬市場產能緩慢復蘇,進入7月下旬,規模場為完成月度出欄計劃,短時間生豬出欄或仍積極;隨著南方雨帶北移,北方部分地區豬源為規避風險仍有積極出欄計劃,進入降雨期部分地區豬源將進入被動壓欄狀態,進入7月底8月初,市場生豬出欄節奏有望減緩,因此預計下周生豬出欄或呈現先快后緩的節奏,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6月份能繁母豬存欄同比增加3.6%,首次實現同比增長,預計8月份之后生豬出欄有望開啟穩步增加的態勢,中長期隨著生豬養殖規模的提升,豆粕需求也將穩步回升。禽類市場來看,目前禽類養殖市場處于去產能階段,不過前兩年的養殖高盈利也將限制產業產能的退出節奏,預計禽類存欄繼續維持高位,全年禽料需求有望進一步增加。替代需求方面,飼料配方的調整也將影響豆粕的需求量,目前豆粕添加仍具有相對優勢,前期南方部分地區過度降雨導致洪澇災害,潮濕的天氣令非洲豬瘟疫情有所增加,但是不利于生豬產能恢
六、綜合分析及操作建議
國內市場維持高大豆到港量、高油廠開機率格局,據當前大豆到港節奏及油廠壓榨水平看3季度豆粕供應偏充足,8月份之后巴西大豆對中國可供出口量大幅下降,而10月份之后大豆供應取決于美豆進口供應情況,隨著國內養殖端飼料消費的回暖,中國有望增加對美豆的需求,國內豆粕市場交易邏輯將表現為對進口成本及大豆進口的擔憂,預計8月份在中美貿易關系緩和前豆粕市場價格存在波段反彈預期,而中美貿易發展及油廠榨利水平將決定后期反彈高度,8月過后生豬市場產能規模有望穩步增加,水產養殖旺季,蛋白需求端仍有支撐,中長期豆粕價格重心抬升思路不變。
期貨市場來看,M2101短期支撐2850元/噸附近,等待回調低位輕倉布局長線多單參與為主。鑒于M2009合約波動率已回升至中等偏高位置,短期可考慮賣出波動率策略或買入牛市價差期權策略。關注市場信號選擇入場時機:1.中美貿易關系發展影響貿易協議的執行;2.國內豆粕庫存拐點形成;3.美國大豆產區天氣炒作。
風險點:中美貿易關系破裂,影響后期大豆進口,價格拐點將可能提前;非洲瘟豬疫情大面積爆發,生豬產能恢復不及預期,后期價格跌幅將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