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網上盛傳了一個關于馬云的新聞,那就是他向阿里巴巴全體員工發出題為《為理想而生存》的內部郵件。郵件中寫到“促進新商業文明、堅持理想和使命一定要付出巨大代價,但阿里巴巴從來不會因為利益而改變自己,呼吁全體阿里人走堅持原則、堅持理想、堅持使命的發展之路”,馬云在郵件面甚至提到“寧可關掉公司也不放棄原則”。原則、理想在馬云的眼里勝過公司,勝過金錢。
看到這個新聞,很多朋友可能認為這是馬云在忽悠,只是為了讓公司獲取更多人的支持。但不管怎么樣,這都是對我的最大的鼓舞。思考理想這個問題已經有好幾年了,但提筆來寫理想,卻頗感壓力重重,心里老害怕看了文章的人會問我,“你有理想嗎?老實說,我現在還真沒有辦法回答。因為看到馬云的新聞,才忐忑不安地拿起了筆,因為我知道,在有理想這問題上自己并不孤單。
讓人頭痛的理想
理想,很多時候就是一個目標。最近領導經常逼問我,你未來打算干什么?你現階段想要什么?你想往哪里走?如果是前幾年,這個問題一定難不倒我??畢業第一年我只想做好手頭的工作,出一個成功的作品;畢業第二年,我的目標是能自己對接客戶;第三年,我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第四年,因為感覺自己的溝通能力和別人還有差距,所以繼續提升;第五年,希望做一個好組長,提升自己的項目管理能力和溝通能力......
今天,本應該從專業和經驗上更加豐富的我,卻沒有辦法回答這個以前認為很簡單的問題。如果說幾年前自己還覺得自己還年輕,如今都30歲的人了,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不僅僅是我自己因為沒有目標的困惑,我的領導也在催促我盡快解決這個問題。沒有理想,影響的不僅僅是自己,而且影響到公司對我的安排,人最怕的是沒有目標的活著,公司最怕的就是無欲無求的圣人。
理想不是忽悠
請大家不要誤解理想,理想并不是公司或者領導用來忽悠自己的東西;理想也不是吃飽喝足后用來標榜自己的光環,理想更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在馬云的內部郵件里說他現在的理想是創造新的商業文明,很多人會覺得這只是用來賺錢的噱頭。我倒覺得是這個社會太功利,干擾了很多人對理想的看法,不相信有理想的人,就和不相信有人會不求回報地去做慈善一樣。事實上,我看到這樣的人,這樣的事很多。所以,不能因為自己成為不了馬云,而說他的理想沒用,說他的理想忽悠人。
而根據我這六年的職場的經歷,讓自己逐步堅信了---理想是一個不管處在什么階段的人都必須依靠的一種力量。就算一個職場菜鳥也應該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在畢業一兩年的時候,我們的事情都是領導安排的,領導安排什么就做什么?做完了,領導說好了,你就滿足了,領導說好了,公司的獎金也可以順利拿到了。然而,當工作到五年左右的時間,我們會發現,依靠別人安排已經沒有辦法去做好工作,更沒有機會實現再一次的提升。人到這個時候,一個月多千把塊錢工資已經打動不了;駕輕就熟的工作已經刺激不了,所以,我們工作的真正動力只能來自于我們內心,只有自己內心對一個事情、對于一個東西有強烈的企圖,才能真正為這個事情、圍繞這個目標去付出、去努力。一個工作五年以上的人來說,很容易成為溫水中的青蛙,很容易“安樂死”。
理想的三大好處
理想很重要,需求很迫切,在這里我想附和一下阿里巴巴的馬云,結合自己的經歷和體會總結了有理想的三大好處,希望能給剛剛走入職場的新朋友們一點點啟發:
一、職場菜鳥,有理想才能坦然的對待不公
如果大家稍微留意一下,在自己的周圍經常有一些懷才不遇的人,臉上看到的是郁悶,心里藏的是牢騷,張口閉口就是領導和公司對自己的不公平---什么誰誰工作比我少、水平比我差,怎么職位比我高,工資比我多。
且不說這個世界公平實現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真正的一碗水端平是非常難的,對利益的分配比解決一個具體的事情難得多。其實不管你多高職位,拿多少錢,你總會覺得你應該被更好的重視、更好的對待。為什么,因為你有追求。因為你的追求現在沒有得到滿足,所以你有情緒,有牢騷。
如果在你這個時候有點理想,如果你向往的是藍天,你就不會被幾天的“獅子山”所帶來的暴風雨犯難,你也不會為暫時的處在屋檐之下而郁悶。只要你的理想足夠堅定,你會發現公司和領導現在對你的不公實際上對你的目標沒有多大影響。你想做出成功的案例,就不會因為多加幾天班而感到不爽,相信你會在回家的路上也不會忘記手頭的項目;你想在幾年之內成為總監,就不會因為現在客戶給你的壓力而逃避,相反你會因為尋找答案而充滿樂趣,因為你已經在處理原本是總監所要處理的問題。
二、職場新銳,有理想才能在誘惑中做出選擇
一般來說,努力的人大都是在崗位上做得比較出色的人,這樣的人經常會面臨很多橄欖枝,在這些機會面前需要自己做出選擇。而選擇很多時候會決定自己很長一段時間的職業發展。
前不久,有兩個朋友主動跟我聊天,一個是年齡在40歲左右的,他現在是一個中等規模公關公司的客戶總監,按照常理來說,做得也還算可以。他對我說,你現在年齡也不小了,別到處亂跑了,想當年我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老是坐不住,3年換一個地方,沒有積累,所以,現在還是這個樣子。另外一個朋友才剛剛過了30歲,已經是一個上市公司的副總經理,他一畢業就在這家公司。他跟我說,“并不是我沒有機會,我畢業4年的時候就有公司給我開價40萬,當時我還衡量了一下,最終還是沒有去,因為自己的理想不在那一塊”。兩個其實都說不上混得差的朋友,之所以有不同的感悟,我們可以從中看出盡早擁有理想、樹立目標的重要性。
對于一個將要度過 “被”時代的職場老人來說,有理想才知道自己要什么?才知道此刻要舍棄什么?要重點把握什么。才知道自己應該凝聚那一部分人,才知道哪些人能和你走在一起。 三、職場老鳥,有理想才有可能給別人空間
21世紀最貴的是什么?當然是人才,人才對于身處管理者角色的職場老鳥們來說更是至關重要。如何才能凝聚人,當然是將心比心,為團隊成員著想,為追隨你的人著想。然而,在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當你發現一棵好苗子,用心的培養了兩年后,正式在好用的時候,那個人卻離開了。為什么?因為不僅僅一個新人、一個處在成長期的職場人士應該有理想,對于已經身處高位的一個團隊管理者來說,他同樣應該有理想。只有當自己有更高的追求了的時候,才可能給到你的追隨者,你的團隊更大的空間。試想,你如果好幾年坐在企劃總監的位置不變,你難道永遠讓一個好苗子做你的企劃經理嗎?這絕對是不現實的,為團隊著想,就是要為他們創造價值。現在的人壓力都很大,都很聰明,跟著一個沒有目標的人混會有什么奔頭?要知道,很多人的升遷都是因為領導的升遷而隨之升遷的。
所以,如果你身處高位希望安享晚年,那就應該做好人員的流動管理,確保充分的人才庫,因為真正的人才是不會原地踏步的。如果你希望保持團隊的穩定,就給自己一個理想,給團隊一個理想。
歡迎與作者探討您的觀點和看法,電子郵件:goodbrand@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