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個追求成功的過程。從人生哲學的意義上來說,人生的最終目標就是成功。
無論一個人的理想是權力步步高升還是財富日進斗金,是家庭美滿幸福、健康長壽還是抱得美人歸,是流芳百世還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只有實現理想才是獲得成功。一個人要實現理想就必須具備成功的因素。
那么,一個人要到底要具備什么要素才能獲得成功呢?
近日,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在國內掀起了一股收視旋風。該劇是權貴人物集合成功的線路圖,是通過反腐展演人性的人生教科書,譚儒從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具備的六大要素。
第一個要素:目標
人的一生是一個上進的過程。
目標很重要。目標是欲望的表達,“要什么”從來就比“怎樣做”更為重要。一個人唯有對實現目標熱切“渴望”才能激發力量。
拿破侖曾說過:“我成功,是因為我志在成功。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追求是成就事業的巨大動力。《人民的名義》主題是反腐,劇中的成功人物的目標都是為了人民的利益,堅定地反腐,所以,最后侯亮平(最高檢反貪局偵查處處長,漢東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兼反貪局局長。陸毅扮演)、沙瑞金(漢東省省委書記。張豐毅扮演)等反腐人士都實現了目標,成為了成功人物。
有人說,這部劇最紅的不是主演陸毅,而是吳剛飾演的李達康書記。微博達康書記的粉絲已經在劃粉圈地了,還有死忠粉還寫下了打油詩:千言萬語,不及你的GDP
達康書記心里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提高GDP,沿著這個目標發展,達康書記最后獲得成功,被沙瑞金賞識。
譚儒點評:現實生活中,一個人有目標對自己的發展很重要,明確目標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有目標就有奮斗方向,個人的潛能就會開啟,就會激發所向披靡的力量。
當然,一個人的目標要正確、順勢,才會獲得成功,否則,錯誤的目標會讓一個人喪心病狂,越走越遠,就像一心想升官發財的漢東省公安廳廳長祁同偉,濫用職權,草菅人命,最終以自殺謝罪。
第二個要素:品德
道德品質、誠信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創造財富的七種文化》稱:“財富創造的過程是道德價值實現的過程”。沒有品德的人永遠是不會成功的,最多只能是階段性的成功。
《人民的名義》上的成功者都是道德品質高尚、自律能力極強的人。如沙瑞金、侯亮平、李達康、陸亦可(漢東省檢察院反貪局一處處長,剛正不阿)、陳巖石(前檢察長,陳海的父親。)季昌明(漢東省省檢查院檢查長)等
《人民的名義》的失敗者,都是那些沒有品德的人。高小琴和高小鳳是雙胞胎姐妹花,來自偏遠的漁家村,被官二代趙瑞龍的搭檔杜伯仲發掘帶出農村,表面上很成功,傍上了高官,有錢有勢,最終兩人都淪為高官的玩物,結局悲催。
譚儒點評:一個人的好品德會不斷蓄積你的內力,增強你的內功,最終助你走向成功。
第三個要素:信念
一個人的輸贏決定于你的信念。
一時的熱情是很容易消退的,但信念卻能讓你專注在實現理想之路上奔跑,不斷去披荊斬棘而最終獲得成功。
《人民的名義》中退休老干部陳巖石有自己的信念,他說:“做人就不能愧對天理良心,作為共產黨人就不能背叛自己的理想信念”,損害老百姓的事兒堅決不做。他曾經身在官場,他從不拍馬屁,不會為前途做違心的事兒,還把自己的房子捐了出去。表面上看,他是沒有升大官發大財,很“失敗”,也在中國官場存活很困難,他的政治資源甚至是微乎其微,但他有著堅定地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做事永遠以“人民的名義”,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理想,被百姓愛戴,成為本片中最有力量的人,所以他就是成功的。
譚儒點評:信念可以轉化成一個人對自己追求的理想、目標而形成的孜孜以求、不懈奮斗的意志力,有信念就有成功的意志。
第四個要素:性格
“性格決定命運”。
性格是先天的遺傳因素與后天的不自覺學習而形成的,消極、積極,悲觀、樂觀決定了一個人未來發展,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良好的性格。
《人民的名義》中的主要人物性格都非常突出:
侯亮平: 積極向上,血氣方剛,嫉惡如仇,不講情面,立場鮮明。
沙瑞金:沉穩老練,果敢、作風硬派,獨善其身
高育良: 貪戀權利,老謀深算,唯利是圖。
李達康: 脾氣火爆,性格耿直,公平正直,執行力強。
祁同偉: 鉆營溜須拍馬,墻頭草,勤奮、積極。
季昌明: 忠厚老實,有原則,立場堅定。
蔡成功: 唯利是圖,生性多疑,孤立,壓抑。
譚儒點評:性格對一個人的成功尤為關鍵,每個成功人都有以下性格:自尊強,上進心強,自信,責任感與信譽感強,勤奮,堅韌不拔,豁達,自我控制力強、樂于助人。
第五個要素:胸懷
胸懷,就是一種包容,是一種用天下之材、盡天下之利的氣度,是一種格局和境界。
孫連城是京州光明區區長,也是身居要職,在《人民的名義》中他的戲份不多,卻很出彩,胸懷宇宙震驚了觀眾,他不爭不亢不卑,在胸懷宇宙中獲得了幸福,也是一種人生成功。
達康書記的前妻歐陽菁被傳喚,原光明區警察分局局長程度因為差點被清除公安隊而記恨達康書記,他就很高興地說:“侯亮平可真是太絕了,差點把達康書記給抓了”,他的格局是——“我不喜歡的對頭,被人懟了啊哈哈哈好開心”。他這種落井下石、心胸狹隘的小人心態造就了他的卑鄙,后來他被侯亮平揪出,人生落敗不堪。
省委副書記高育良是祁同偉的恩師,反復提醒祁同偉“要有大格局”,但祁同偉的格局有局限,他怎么能有副部級的格局?卻一心想當副省長,結果自然很慘。
譚儒點評:人生的成功莫過于修得能容百川的豁達胸懷,包容宇宙的胸懷哪會得不到幸福?
第六個要素:堅持
古人云: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有志者事竟成,耐心之樹,結黃金之果。每個成功人士,都會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力,會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堅持。
在《人民的名義》中,達康書記曾在縣委“搭過班子”的易學習,心里的目標就是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由于沒有奉迎門派,一直不能得到提拔。但是他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二十多年的堅持不懈地努力,在家里都掛著辦公的地圖,他的堅持和執著被空降漢東的省委書記沙瑞金看重,而委以重任,走向了京州市紀委書記的崗位,終獲成功。
侯亮平臨危受命,調任地方檢察院審查某貪腐案件,與腐敗分子進行殊死較量,反腐征程坎坎坷坷、驚心動魄,但是依靠自己的堅定信仰和無畏勇氣,堅持不懈,最終獲得了反腐的成功。
譚儒點評: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成功人士的成功,都是因為他們堅持了他們所堅持的事業。在關鍵的時候,他們比常人多堅持了那么一點點。沒有一項偉大事業是一蹴而就、輕易完成的,需要他們堅持做好每一個細節,堅持越過最苦難的歲月,歷盡千辛萬苦才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人民的名義》播出以來,迅速成為社會關注熱點,引發多方面思考。《人民的名義》展演的是當今權貴人物的眾生圖,折射出人的成功之道,對人生的成功有許多啟迪。以上譚儒點評的關于一個人成功的六大要素,只是詮釋了一個人成功的內因,其實,人的成功還需要有外因輔助,要具備天時地利人和,要依靠“生態圈”,就像《人民的名義》常提到的“政治資源”“政治生態”。如果沒有外因推波助瀾,人的成功就會大打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