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朋友講了這么一個故事:
一位發明家發明了一項專利,他根據這個專利寫了一份經營計劃書,列出了如果實施后五年的贏利目標,并提出實施這個項目大概需要兩千萬元。做好計劃書后卻苦于找不到合適的投資人,于是他找到清華大學的一位教授,說:您認識的人比較多,看能不能幫我找一個合適的投資人。這教授幫他找了一位農民企業家,這企業家在農產品的深加工方面很有成就,幾年下來也賺了不少錢,覺得這項目不錯,計劃書也做得很詳盡,于是決定投資。
可是一下子把兩千萬一下子投進去又覺得有很大風險,在了解了發明家有個十三歲的女兒,想到自己也有個十三歲的女兒,就對這發明家說:這樣吧,你把你女兒送到我家給我女兒做個伴,兩人一起上學,所有的費用我全包了。言外之意是讓發明家的女兒到他們家做人質,以防資金有什么風險。
結果這發明家寧肯不要這兩千萬,也沒有把自己的女兒送到那企業家家里。
一個項目的投資,對于一個職業經理人來說,所有的風險只是浪費自己的時間,而對于投資者來說就不僅限于時間了。現代公司管理體制下產生的職業經理人體制,實際上是一個信托代理機制,這種機制一旦建立,職業經理人即受委托人便對投資人即委托人之間形成了一種責任代理關系,這種代理關系不光是一種法律關系,更重要的是經理人的所應負的道德責任。
職業經理人的道德操守是一個稱職的職業經理人在經理人生涯中必備的素養,那么,這些道德操守包括哪些呢?
一是職業道德。由于組織目標實現的需要,職業經理人一般都會賦于相當高的權利,比如一定的財務管理權利、核心技術知情權和管理權、大客戶資源的維護和其它一些核心層的管理權。這些權利一旦沒有一個很好的監管機制,在某些條件下可以作為某些經理人在執行時為自己謀利的便利。而對于經理人來說,監管有時會與組織目標之間有一些矛盾。這就要求經理人自身要有必要的職業道德,在執行中必須以公司利益為重,不能做違背公司利益的事情。
二是同業競爭。職業經理人一般掌握的核心機密是在組織的平臺下實現的,因此它已經不屬于個人財產,在離職后N年內(雙方可根據行業特點、機密程度協商)不得到原雇主的競爭對手那里工作。可是經理人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不可能在多個領域都能謀到更多的利益,你讓他離職后重新選擇行業,他的成本要高得多,所以大多都會選擇本行業甚至不惜把原來雇主的資源拿過來做為在新雇主那里談條件的籌碼,而離職以后,原雇主是沒有權利干涉的。這就要求經理人在這方面要有較高的自律意識,盡量不給原雇主在競爭對手的競爭中造成損失。
三是商業秘密保密操守。經理人在離開公司后,不得帶走原雇主的商業機密(例如技術、專利、銷售渠道、核心骨干、客戶關系等),如果將這些帶到新的雇主那里,也被視為不遵守商業秘密保密條款。
四是經理人在組織實現目標的時候,應該全心全意為組織的目標服務,積極為投資者創造價值。文章開頭說的故事中,發明家在這個項目的論證中,提出的計劃可能也會有風險防范機制,可是當風險真正來臨的時候,他可以一卷鋪蓋走人,沒有任何風險。企業家做為投資人,對于職業經理人的這個風險預估不管這個做法是不是合適另當別論,可是對這個風險做些假設還是有必要的。
中國企業發展正進入轉型階段,如果將人才作為資本來看待,職業經理人這種特殊的人力資本對于企業戰略性發展及戰略制定和實施起關鍵作用,而對于職業經理人來說,所應具備的素質中職業道德操守是第一位的。中國職業經理人市場化逐步形成,但在這經理人隊伍中卻存在著嚴重的職業道德危機,這一問題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國企業的戰略性思考和發展。
歡迎與作者探討您的觀點和看法,聯系電話:18601201658,電子郵件:91688154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