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工場CEO 李開復
不論李開復給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樣的,他的管理水平得到過非常多的員工、老板的證實。他在蘋果、微軟、Google都有任職過,與世界上最聰明也最難管理的人一起工作。在離開Google時,超過90%的員工都對他感到滿意,并希望總部能想辦法使他留任。無論是上級還是下屬,都對他出眾的情商與管理能力交口稱贊。
要得到這樣多領導力上的肯定,絕非是“老好人”式的管理所能做到。
李開復曾難得地在媒體上夸耀過自己:“要論研究的水平,在雷德蒙和劍橋,像我這樣和比我好的至少還有一沓,要論管理水平,像我這樣的就不多。”
用你希望被管理的方式管理別人
經歷過真實職場的人會明白,能帶領下屬做出成績的老板已經難能可貴,能讓下屬交口稱贊實非易事。李開復的下屬評價他是一個非常出眾的管理者,很懂得管理的藝術,身上幾乎沒有官僚氣息。他在微軟亞洲研究院時的行政助理從來不用幫助他起草什么文件,如果他覺得有必要向下屬發出指示,就會自己動手。
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張亞勤曾評價李開復:“他是個思想非常開放、能夠聽取不同意見的人……作為科研機構的管理者,只把握方向,其余方面讓別人去做,任何想法都可以去試。重要的是什么時候知道錯了,就什么時候停下來。因為與自己觀點不同,就用職權來限制他人,這不是做科研的態度。”射手座的李開復非常懂得如何“疏導”之道,遇事不執拗、不封住耳朵屏蔽信息。“在整個團隊中,是依靠一部分核心人員的智慧去執行公司目標的。每一個聰明能干的人,他是更愿意被信任還是希望每天被管得死死的?作為管理者,你要用你想被管的方式去管理別人。
雖然人們說喬布斯獨裁,但他對自己信任的、尊敬的屬下卻非常好,很能放權給他們,對他們期望很高。我曾有個在蘋果工作的同學對我說,‘我們是真的怕辜負了他的信任。’”在李開復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斷放權給員工,他也希望員工能真正理解和相信他的放權,雖然在中國員工并沒有接受放權的習慣。有些員工不相信老板的放權;擔心老板放權后自己做不好,你說不懲罰我,我未見得相信;員工覺得還是要靠大老板來指明方向。李開復在Google中國時會不斷提醒員工:“你應該相信,在你自己的領域里,你比老板懂得多,比我懂得多。你的責任就是排除一切干擾,做成你想要做的事,包括你的老板的干擾。”當然,能充分放權的前提是老板對方向的牢固把握和對商業的敏感判斷。曾有研究院的研究員與李開復聊過關于人機界面交互的專業問題,后來他發現不論說什么,李開復都能聽出其中要害,扼要分析、一語中的。
遵從內心的選擇
李開復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遵從自己內心選擇”的離職。在開創創新工場之前,李開復早已實現了個人職業的成功,但對一個性格中頗有一些理想主義的射手而言,金錢的累積與個人的聲名其實還遠遠不夠。
李開復曾向公眾解釋自己創辦創新工場的初衷:“我發現,幫助他人實現他們的夢想,是唯一比實現自己的夢想更有意義的事情。我越來越相信,當我已經完成了很多夢想之后,我更大的愿望就是幫助中國的年輕人圓夢。這將比個人單獨的成功更具有意義,也可以將我個人的力量盡可能地放至最大。”其實,如果能理解“幫助他人”對射手的意義,或許更能理解射手在職場中頗多有些理想主義的表現。射手對金錢很淡漠,認為金錢在于使用,在于如何幫助自己實現夢想。射手不自覺地認為自己“天將降大任于斯人”,最宏大的抱負是能影響世界、推動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在職業上,在生活中,射手有時顯得大而無當,但需要做出一些犧牲、顯得意義和責任重大的工作,對射手相當有吸引力。
現在的創新工場,用李開復的話說“工作環境和網吧差不多”。北京辦公室2000多平方米的面積,塞進了500多名員工。如果一個項目得到了創新工場的認可,項目團隊就會到創新工場辦公室,大家共同工作一段時間。創新工場不僅尋找投資項目,也承擔“補鏈工程師”的職能。“人事、法務、市場、技術、產品、財務部門一應俱全。創新工場要為創業者提供一站式服務,甚至是一站式答案。”在微軟、在Google,作為一個龐大機構的領導者,李開復主要擔負的是企業文化的推動者,在創新工場,他又重新做回了沖鋒在前線的戰士,從約見投資到產品測試、到搜羅人才,在各個部分他都要親力親為。
不過與李開復之前工作過的企業一脈相承的是創新工場的文化—自由、平等、真誠。
“這是我多年來所負責的每一個機構的共同特點,在一個自由、真誠、平等的機構里,每一個人深深地互信、互助、互重,無論資格、級別,每一個人都能夠直接對任何人提出他的想法。就算是批評、爭論,也是在互信、互助、建設性的前提下做的。在我的機構里,我不容忍官僚作風,不容忍傲慢作風,更不容忍明爭暗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