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科技的發展。預計到2025年,越來越多的工序將由機器人執行,自建的內容亦會與數碼化的書刊結合,因此而創造出來的世界網絡信息數量將會是前所未有的多。
20年后上班的模式會發展成怎樣,很少有人會知道,可以肯定的是,你習以為常的工作模式會逐漸消失。如果你越早預計到將來的變化,便可快人一步,作出新的安排。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我和我的研究團隊做了一項研究,我們收集了超過200名來自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公司管理人員的意見,從而推算出了未來職場的發展模式。
如果一名員工現在是30歲,預計還要工作約40年;現在是50歲,則可能還要拼搏20年。當然,如果你更年輕,則工作的時間甚至會直至2070年。
因此,不論你現時處于什么年齡,都要為將來的事業計劃,通過職場的發展模式,這個計劃可能會變得更具體而細微,使得未來的發展路線圖更為清晰。
職業發展的五種力量
我們研究的其中一個任務是要找出至2025年時,改變工作模式的各種外來要素。我們的研究界定出關鍵性的因素主要有五項,也就是我們說的職場發展的五種力量。
首先是科技的發展。預計到2025年,越來越多的工序將由機器人執行,自建的內容亦會與數碼化的書刊結合,因此而創造出來的世界網絡信息數量將會是前所未有的多。
我們預料將會催生數以億計的“認知助理”(cognitive assistants),他們的任務是收集信息,監測人們的行為,并且界定他們各自的偏好而采取行動。
第二個因素是迅速的全球化——科技與全球化的結合將深深影響我們未來的工作方式;而一些新興的市場,比如埃及、尼日利亞及土耳其等將會越來越重要。
人口變化是第三個關鍵因素。到2025年,大部分于嬰兒潮出生的人將會離開勞動力市場。大部分在2010年出生的健康兒童可能活到100歲甚至更久,他們在2025年就只有20多歲。現實的問題是,65歲以后繼續工作以及退休金如何發放?
第四個要素是社會及家庭結構的改變。我們預料更多婦女會外出工作,所以大多數的家庭將會有兩名工作成員。
另外,似乎越來越多的年輕男士愿意花更多時間與家人相處,并花更多精力照顧他們的小孩。更多的人希望增加自主性及自由度,從而選擇自由工作或“新游牧民”形式的工作。
第五個因素是個人及企業的碳足跡將會被仔細檢查,并被迫減少。這可能導致全球運送商品的成本大幅上升,公干形式的交流則大幅減少。這是促進虛擬工作及在家工作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我們預料在家中或于小型的小區中心內工作會成為趨勢,變成慣常的工作模式。
先知先覺制定計劃
這五個要素如何影響我們在2025年的工作模式,以及這意味著我們現在應該怎樣作出抉擇,或應該采取什么行動?對于如何考慮工作或職業的方向,將會有三大轉變。
首先,雇員增值的方式將由發展多方面才能轉為發展專門的技能。
其次,未來的一個制勝之道是不僅僅要從人群中脫穎而出,還要成為人群中的一分子,至少要融入智者的行列里。
因此,一方面你要因你擁有專業技能而脫穎而出;另一方面你要與群體里擁有其他專業才能的成員合作,一起創造價值。
最后,你要考慮自己想要什么樣的職業生涯時,必須要和身邊的朋友以及家人有深入的溝通。
原因是,單單追求優良的生活素質并不能解答問題。為什么?因為將來工作的質量將勝過其數量,而“快樂”與“革新”會成為將來工作生涯的試金石。
隨著機械化工作的減少,在家工作模式的增加,以及選擇可能性的增加,你的職業生涯將和那些與你關系密切的人士更加相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