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從四川美院畢業后,我一直呆在成都一家小雜志社里作美編。在人生長河中,職業生涯應當是最亮麗的一段景色,更何況是大學畢業那段“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的時段。
前年從四川美院畢業后,我一直呆在成都一家小雜志社里作美編。雜志的發行量不足兩萬,而且是黑白的,幾乎沒有什么版式設計要做。我的工作和薪水一樣,都很少。我是學油畫的,在美院算是個不錯的專業,但在人才市場上卻很難有專業對口的工作。和我同時畢業的同學有的去做平面廣告設計,有的開始搞婚紗攝影,倒是都干得風生水起,收入也可觀。
現在的工作既不能給我專業上的長進,也不能給我好一些的報酬,我實在是不想呆在雜志社浪費時間了。也許,轉行是惟一的出路?我既不喜歡攝影,也沒興趣做廣告,轉哪一行才好呢?
在人生長河中,職業生涯應當是最亮麗的一段景色,更何況是大學畢業那段“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的時段。而林青畢業后的適應期職業生涯,看來缺少那么一點亮色。緣由自然可以找出許多,但從職業學的角度看,里面有一個職業經營未得其道的問題。
“職業投資理論”認為:職業場所是一個投資場,職業者是用自己的知識能力進行投資。既是投資嘛,當然要有經營,有收益。林小姐的這段職業生涯,可以說是沒太注重經營。我們知道,一個企業,沒有經營哪里會有效益?對于一個職業者來說,其實也是一樣,職業經營與職業成果是一個因果關系。大家同時走向職場,同學們風生水起,林小姐卻波瀾不興,主要差別恐怕就在于此。
林小姐的情況,職業場上不在少數。據我們對深圳100家企業的調查,在當代職業群里,沒有職業經營意識,不懂職業規劃的占到80%以上,女性比例要更高一些。
其實這也是個不難解決的問題。一般的職業專家都會給出這樣的建議:加強專業的學習,本事多了自然選擇多,這很重要。但是對林小姐來說,更重要的,是學會職業經營!這里提出三個對策供參考:
對策一,資本重估——身家幾許?將自己的基本素質,專業特長重新梳理,看看自己擁有的全部知識能力和它的市場價值。其實,專業限制并沒有林青想象的那么嚴格,油畫是基本功最強的美術專業之一。以油畫專業的藝術功底,在實用美術領域可以大展身手。據我所知,有好些搞實用美術的人,是很希望能有純美術專業的功底的。從同學們已經取得的成功看,向相關行業轉移,并無大礙。《福布斯》中國大陸50名首富之一的楊瀾,本是學外語的,從長城飯店跨入央視,成為明星主持人;又從主持人躋身香港影視業,最近又進軍IT行業,每次都是對專業限制的突破。讓許多科班出身的專家望塵莫及。
對策二,職場分析——身在何處?在一個有潛力的職業場里,個人資本會成幾何級數裂變增殖;而把種子和汗水撒到鹽堿地里,則可能顆粒無收。林小姐目前要盡快判明:所在的職場是沃土還是瘠地,是不是真的沒有多少開墾的價值,如果是,果斷離開,不要在此浪費青春了。
對策三,目標分析——意欲何為?上一步走的不好不要緊,人生的路長了,誰都難免走一段彎路,下一步要走對才是重要的。在采取新的行動之前,一定要成竹在胸。根據比較優勢原則,建議林小姐最好以油畫專業的技能優勢為核心,以相關領域為選擇。這可能需要補充一些技能資本,比如電腦美術操作技能,產品開發和市場營銷技能。如果走得近一點,可以到一個更好的報刊雜志做美編,稍遠一點,又不想進入廣告業的話,也可進入IT業,做平面設計師,三維設計師,網頁設計師。再遠一點,可以做藝術品的產品開發和市場推廣,更是別有洞天。總之,關鍵的問題,是學會經營。領悟了職業經營之道,隨便哪個本子上,都能寫出“成功”二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