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度測定儀滅光撒發對藍光漫反射因索的貢獻也稱為熒光白度,熒光白度在理論上可能達到30個白度單位,而實際上一般在5- 15個白度單位。白度測定儀熒光激發的機理表明熒光白度與紙張中熒光增白劑的添加狀況和光源幅射光譜中的近紫外成份相對含量有關。
造紙工業白度儀最常用的熒光增白劑為衍生物的產品。其熒光激發效應來自茂團的共扼雙鍵。蔑團吸收幅照中波長在350nm附近的近紫外光線的能量。這一能量被吸收成為分子內部的電子動能。白度測定儀那些獲得光量子的電子從基態被激發到高能規道。(第二激發態)。處于高能態的電子一部分能量變為耗散熱時, 電子躍遷到第一激發態。白度測定儀電子再從第一激發態返回基態時,以波長約為450nm的藍光形式釋放出能量,這就是熒光激發的機理。
對于兩個制作不同的白度儀,可能產生有效波長同為457nm的光譜特性。而其幅射的光譜功率分布卻不盡相同。如果差異發生在激發熒光的近紫外光譜區(即350nm附近),而且熒光幅射是在測量的光譜區內發射的(即在450nm附近),則將會得到不同的白度值。因而不同的白度測定儀不僅是在可見光譜區,而且在近紫外光譜區域所幅射的光譜功率分布都一致時。
產品詳情: 白度測定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