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林地植被的水平和垂直分布格局,在常用的植被覆蓋度指標之外,還需考慮植被的垂直密度,并將這 2 種密度結合起來,這有助于表征林地植被的結構信息,從而提高土壤侵蝕預測的精度。已有學者做了相關研究。Wen 等( 2011) 提出結構化植被指數( Cs) 并建立其反演方法,結果表明 Cs比植被水平覆蓋能更好地描述植被群落的水土保持效益;但在其模型中,如何在區域尺度上確定不同植被類型、不同結構層次的水土保持作用系數非常困難,并且回歸模型中選取黃度指數難以推廣到以常綠樹種為主的森林植被群落中。不同覆蓋度和植被葉面積指數與土壤侵蝕的關系,定性地說明選擇LAI表征土壤侵蝕模數來評價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更為穩定和可靠。但其測量較為繁瑣,不適合大范圍內獲取數據,且較難構建量化耦合模型。葉面積指數是描述和分析森林垂直結構和復雜程度的一個重要特征參量,但LAI與植被覆蓋管理措施因子C值之間到底有什么樣的定量響應關系?
技術參數:
葉片長度范圍:0-290mm
葉片寬度范圍:0-220mm
植物葉面積儀分辯率:0.1mm
測量精度:0.3%以內
植物葉面積儀測量時間:1秒/次
植物葉面積儀主機數據存儲量:4G(并可擴增)
電池:12V大容量鋰離子充電電池
植物葉面積儀 //www.grainyq.com/product/796.html
糧食儀器網 //www.grainy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