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簡介:土壤原位鹽分速測儀(土壤原位鹽分計、土壤原位鹽份儀、土壤原位EC計、土壤EC計)可直接插入土壤速測并自動記錄,大屏幕中文液晶顯示數據,可將數據導入計算機。
調查表明,山西省中部春玉米種植帶,作物管理以粗放式經營為主, 養分管理有很多誤區,普遍存在著氮肥施用量及分配時期不合理的現象。 其中,過量與不足現象共存,重基肥、輕追肥與輕基肥、重追肥現象并存。 陳世勇等研究認為,玉米早期根系吸收弱,需要養分數量少,土壤原位鹽份儀施用大量氮肥不能被及時利用,造成肥料利用效率低的同時造成巨大的環境壓力。 因此,在農戶傳統施氮方式下,土壤硝態氮時空變異很難與玉米需肥及根系生長規律相吻合,前期供氮過多,后期供氮明顯不足,嚴重影響玉米增產潛力。 最佳的養分管理應該在保證玉米生育期氮素需求的同時又不會造成硝態氮的大量盈余,高產的同時對環境又不會造成危害。
本研究參考不同施氮量對春玉米產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硝態氮累積的影響,認為在中低肥力的東陽試驗點,施氮量為 225 kg/hm2時,在保證高產的同時又不會對環境構成威脅;在中等肥力的祁縣和高肥力的文水試驗點,可能由于土壤質地和氣候的差異,2 個不同肥力的土壤差異不大,氮肥推薦量為 200 kg/hm2時可以同時兼顧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根據氮肥最佳用量施肥,使氮素供應既能滿足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養分需求,又不會造成土體硝態氮的大量累積, 是目前養分管理研究的目標. 崔振嶺等研究認為,當夏玉米播前 0~90 cm 土層硝態氮含量達到 82 kg/hm2時,不施氮可保證夏玉米 10 葉期的生長; 達到 151 kg/hm2時,不施氮即可保證整個生育期的生長。 土壤原位鹽份儀結合我國追求作物高產與環境保護兼顧的國情,認為在華北冬小麥—夏玉米輪作區,土壤中無機氮的安全殘留量不超過 150 kg/hm2,適當殘留是對土壤氮素的補充,有利于下季作物的吸收利用。
土壤原位鹽份儀功能特點:
1、小巧美觀便于攜帶,輕觸式按鍵,大屏幕點陣式液晶顯示,全中文菜單操作。
2、土壤原位鹽份儀一鍵式切換,可以手動記錄也可脫離電腦隨時設置采樣間隔,自動記錄數據并存儲。
3、交直流兩用,既可拿到野外隨時測量采集數據,也可長時間放置記錄地點。
4、帶GPS定位功能,數據自動采集、實時實地顯示地點的地理坐標(經緯度信息)并保存。
土壤原位鹽份儀 //www.zjtpny.com/
土壤原位鹽份儀大屏幕點陣式液晶顯示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