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以來,歐美等國家的園藝工作者在從中國大量引種和雜交選育的基礎上,培育出一系列海棠品種,一般稱為北美海棠(美洲觀賞海棠)。雖然這些品種高度園藝化,但主要親本多為原產我國的山荊子、紅肉蘋果、楸子、三葉海棠及美洲的褐海棠、草原海棠、花冠海棠等。北美海棠花期為4月上旬,花色紅艷奪目,花型美麗動人,團團錦簇,在5~6月間徐徐長出色彩艷麗的新葉,繼而在滿樹紅綠交映的葉叢中綴出姹紫嫣紅,累累玲瓏的海棠果,等到7~8月里已經是紅透透的掛滿整樹,并且一直掛果到翌年春天,是不可多得的集觀花、觀葉、觀果為一體的觀賞樹種。北美觀賞海棠適應性強,全國各地均可引種栽培。
為了豐富海棠資源,更好地發揮其在園林中的應用價值,友誼苗木基地廣泛開展了品種引進、繁育工作,從北美洲引進20多個品種,北美海棠繁育基地面積達2000多畝,數量超過70多萬棵,小苗、成品苗、工程用苗等不同規格的北美海棠應有盡有,最大規格的北美海棠地徑已超過10公分,品種包括:凱爾斯海棠、王族海棠、絢麗海棠、琥珀海棠、高原之火海棠、印第安魔力海棠、雪球海棠、道格海棠、紅寶石海棠、鉆石海棠、粉芽海棠、紅玉海棠、火焰海棠、亞當海棠等20多個品種。這些品種在我國的北方表現了良好的適應性,是很有發展前途的觀賞樹木資源。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應用北美海棠,現介紹種銷量大、著花著果量大、觀賞價值高的四季北美海棠:
彩葉海棠為薔薇科彩葉海棠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皮黃綠色,呈片狀剝落。小枝無刺,圓柱形,初為紫紅色,以后逐漸呈紫褐色或灰褐色;葉片橢圓狀卵形或長圓形,長5厘米至8厘米,先端急尖,邊緣有銳鋸齒。花單生于葉腋,具粗而短的花梗,花朵5瓣,直徑2.5厘米至3 厘米,白色或粉紅色,4月開放。果實長橢圓形,初為青色,成熟后呈暗黃色,表皮光滑,木質化,有濃郁的芳香,9月至10月成熟。果實摘下后,在不碰傷的條件下,可保存半年左右不變質。海棠苗木在地栽的條件下葉大果大,果長10厘米至15厘米,重達1公斤,但上盆后葉小而稠密,果實也只有鴨蛋大小,較適合制作樹樁盆景。
彩葉海棠樹干挺拔,花艷果香,葉色濃綠,冬季落葉后枝干剛勁,頗具陽剛之美,常用于制作直干式、斜干式、雙干式等不同形式的大樹型盆景。用于制作盆景的彩葉海棠既可從小苗培養,常用播種、扦插、高空壓條和嫁接的方法繁殖;也可用園林部門淘汰的老樹,經鋸截后使主干達到一定的高度,然后栽入瓦盆或地下“養坯”,并培養新的造型枝,經修剪、蟠扎、牽拉后使之成型,注意將較大的傷口作適當修飾,使其隨和自然,達到“雖是人為,猶如天成”的藝術效果,最后再移入細盆觀賞。
彩葉海棠的移栽和翻盆宜在早春進行,應帶有土坨,并將主根剪短,多留側根。用中性至微酸性、疏松肥沃的沙質土壤栽種,并施以腐熟的餅肥末作基肥。成活后放在室外陽光充足處養護,生長期保持盆土濕潤而不積水。4月初向葉面噴施一次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以促使花蕾健壯,給以后的開花結果提供充足的營養。由于盆栽土壤較少,養分有限,座果不能太多,一般每盆留3至5個果實即可,其余的果實應及早摘除,以免消耗過多的營養,影響植株正常生長。每月施一次“礬肥水”,以防止土壤堿化,并使果大味香。養護中經常打頭摘心,以保持株形都優美。冬季落葉后對植株進行一次修剪整形,剪除枯枝、弱枝以及其他影響造型的枝條,多留壯枝,使來年花繁果豐。彩葉海棠耐寒,冬季可留在室外避風向陽處越冬,最好能將花盆埋入地下,也可置于0℃以上的室內,溫度過高植株會提前發芽,反而對第二年的生長不利,故最高溫度不要超過10℃,以使植株充分休眠。每1至2年的早春翻盆一次。
如何促使彩葉海棠花期提前
控溫設施:建日光溫室,最好有增溫設施。溫室內設小拱棚,棚面采用聚氯乙烯無滴膜,膜外覆蓋5厘米厚的手拉式草簾。
苗木上盆進棚:彩葉海棠苗木在7月~8月花芽已分化,于12月初可帶宿土上盆定植。上盆前將苗木進行必要的整形修剪,剪去密枝、病蟲枝、交叉枝、繞長枝、重疊枝,以及其他影響樹形的枝條,同時注意對骨干枝、過渡枝的培養,使其骨架優美,枝干過度自然,然后進入日光溫棚,進行加溫處理。
催花管理:日光溫室內前期保持一定空氣濕度和溫度,加蓋草簾進行防寒保暖。于春節前一個月對日光溫室進行逐步加溫催花,晝溫18℃~25℃,初溫10℃~15℃。當氣溫高時,打開風口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潔凈、流通、新鮮,棚溫相對穩定。
經過加溫處理,綠化苗木休眠被打破,花芽萌發提前,春節前苗木可現蕾,春節即可開花。
地址 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湯河鎮 聯系人 劉洪友 手機;131812197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