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常州新聞網
眼下又到了夏收夏種的忙季,金壇市農村的田間地頭,出現了一幕幕新鮮事:許多農民不再自己買種育秧,而是直接求購市種子公司育成的水稻秧苗。
在指前鎮東浦村的一片秧苗基地,一位名叫印小和的農民追著市種子公司的經理單愛娟說:“我家就6畝多地,你賣些秧苗給我吧。”單愛娟盤算了一下后說:“行!”并隨即吩咐工作人員給印小和送去了栽插6畝地所需的秧苗。以往種子公司一直只向農民賣種子,根本沒有賣過秧苗,可今年為何向農民“賣苗”了呢?單愛娟道出了由“賣種”到“賣苗”的緣由。
近年來,消費者對糧食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糧食口感好,而且更要求營養好。生產這種優質糧,必須要有優質糧種,還必須配套好的育秧技術。部分農民往往在育秧時操作不當,導致秧苗質量差,不能形成壯秧,最終既影響糧食品質又減少產量,導致農民減收。為讓農民種糧既優質又高產,今年市種子公司改“賣種”為“賣苗”,建起了工廠化育秧場,從源頭上打牢農民種糧優質高產的基礎。
該公司賣給農民的秧苗,每盤2.7元,一畝大田只需20盤秧苗,農民對此非常高興。糧農印小和說:“我現在在外務工,工資高得很,一天有70多元。自己育秧不僅麻煩,而且很不劃算,要花去好幾天的工時。種子公司育秧賣苗,正合我意。”市種子公司負責人說,公司育秧賣苗并不賺錢。一畝地栽插所需的秧苗只賣54元錢,花去種子、人工工資等成本,甚至還要貼進一些,但是糧食品質和產量都有了保障。
截止到目前,市種子公司已賣出2000多畝大田栽插所需的秧苗。薛埠鎮西下杖村一個村的農戶幾乎全買了該公司的秧苗。有了壯秧栽插,今年農戶秋糧增收也有了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