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給中國棉植業帶來巨大的沖擊,市場競爭加劇。由于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國內紡織企業出口大幅下滑,棉花價格直線下降,每噸由最高的18000元跌落至9000多元,農民種棉嚴重虧損,紛紛改種其他農作物,棉種行業受到重創。創世紀轉基因技術有限公司陸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沉著應對。在世界性金融危機的不利條件下,實現規模的擴張和效益的增長,在競爭中公司自身的優勢得到了鞏固和提升。
2008年12月創世紀公司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09年6月該公司生物技術中心被深圳市政府認定為“深圳轉基因植物研究開發中心”,并再次獲得深圳市政府科技創新獎。2009年該公司向國家專利局申請“一種紅樹甜菜堿醛脫氫酶基因及其應用”、“人工改造合成的抗草甘膦基因及其應用”等四項技術專利,已得到了受理;該公司“創雜28號”和“創魯1號”等棉花新品種已經通過了國家審定。公司的兩項課題“轉基因抗蟲棉產業化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新型抗棉鈴蟲轉基因棉花研究”被農業部列為國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課題。
適應市場優化管理架構贏得競爭先機
創世紀公司新設了產品開發部、技術服務部、棉花經營部及育種中心等,將原生產中心分拆為生產中心和加工中心等。新的組織結構提高了對市場的敏感度和反應速度;進一步規范健全了質量管理體系;延伸公司經營和服務鏈條,加大對銷售終端的技術支持力度;實現了生產組織方、市場經銷商、植棉農戶的多贏。此外,面對復雜變化的市場,該公司科研系統對現有科研項目進行梳理,進一步確定科研的重點方向,明晰和優化技術路線,提升科研協調配合能力及科研管理能力,進一步完善和加強科研項目制管理。
該公司在棉花種子的研發、生產、加工、銷售和服務各系統的質量管理標準上不斷地與國際標準接軌。2009年該公司采取過程監控、內部審核、管理評審等措施,杜絕不合格產品,并消除其產生根源,持續改進整個質量體系,增加顧客的滿意度。2009年9月,該公司通過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產品和服務得到進一步提升,有力地推進了公司的品牌建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了先機。
利用自身比較優勢多元經營擴建基地
創世紀公司是中國棉種行業的龍頭和骨干企業,具備技術、管理和渠道優勢。2009年該公司收購了新疆匯隆棉業公司,積極進入皮棉的生產和經營領域;投資設立了河南豐德康種業有限公司,經營小麥種子;積極開展與中油所等油料作物科研單位的合作,涉足油菜和油葵等油料作物種子經營。該公司利用自身的比較優勢,選準時機和切入點,在種業領域開展橫向的拓展和縱向的延伸,培育出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全國的三大主產棉區之一新疆建立基地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創世紀公司早年就著手于新疆市場的經營,建立了育種站、生產基地中心、營銷中心。2009年該公司加大了建設力度,以庫爾勒為中心,建立大規模的常規棉繁制種生產基地,又投資近2000萬元配套建設了庫爾勒種子加工廠。該公司在新疆的經營優勢凸顯,品牌形象深入人心,產品銷售額大幅提高,在新疆的發展獲得實質性的突破。2008~2009年度,已累計發展近10萬畝棉種生產基地。
開拓國際市場打開東南亞大門
我國的轉基因農作物研究和產業化總體水平已經在發展中國家處于領先水平,創世紀公司擁有我國唯一大規模產業化的轉基因農作物(抗蟲棉)的核心技術-單價殺蟲基因的專利權和雙價殺蟲基因專利的排他實施許可權,作為國內轉基因生物技術的領軍企業。在南亞、東南亞推廣轉基因抗蟲棉技術擁有一定的基礎。2009年,該公司成立了國際事務部,加大了拓展國際市場力度。國際事務部接連不斷地會晤來自英國、荷蘭、緬甸等國家的企業領導,熱情接待了外企的多次到訪,并洽談、簽訂合作意向。還組織管理層參觀訪問美國孟山都總部,學習先進經驗,部署本公司的國際發展戰略。在巴基斯坦成立了育種站及中巴嘉德合資公司;在印度推廣轉基因棉種的規模進一步擴大,成為中國農業進軍國際市場的先驅領軍企業。目前同該公司簽署合作協議的還有來自緬甸、越南、菲律賓等國家的種子公司和科研機構。
創世紀公司經過多方面努力,在中國棉種行業的龍頭地位得到進一步加強。在長江流域該公司的轉基因抗蟲棉的市場份額已占到20%。另外使用該公司專利技術生產的轉基因抗蟲棉市場占有率達到93%以上。在南亞市場,利用創世紀公司抗蟲基因技術的4個抗蟲棉品種已在印度實現了生產與銷售,市場份額逐年上升。由于印度使用創世紀公司抗蟲基因技術,促使美國的轉因基抗蟲棉在印度的銷售價格猛跌,由原來一袋(450克)1900盧比,調降到750~930盧比,降價幅度達到1倍多。印度棉花協會主席盛贊創世紀公司對印度的貢獻時說:“從中國創世紀公司引進轉基因抗蟲棉技術給印度農民帶來巨大利益。” (來源: 農民日報 作者: 宋遜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