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31日透露,截至目前,已經向105家企業發出創業板上市材料的受理通知書,這意味著這些企業成為通過創業板上市初審的首批企業。
在7月26日創業板申報開閘首日,共有38家保薦機構、108家企業報送創業板發行申請文件。
證監會有關人士介紹說,經審查,證監會向上述企業中的29家發出了補正通知,其中有27家企業已于31日前報送了補正文件并通過初步審查,另有2家企業尚未報送補正文件。
另外,首日申報材料的企業中有一家因為不符合發行條件主動撤回申請文件。由此,截至31日,證監會已向105家企業發出受理通知書。
申報材料被受理是企業到創業板上市的第一步,接下來還要通過證監會有關部門的審閱,并通過發審委的審核,才能發行上市。
證監會人士還透露,除7月26日申報的企業外,本周又新增3家企業報送創業板發行申請文件。證監會沒有披露通過初審企業的具體情況。
105家企業通過創業板初審
根據來自證監會的統計數據,截至7月31日,26日報送創業板申請文件的108家公司中,已有105家企業通過初審,證監會已向其發出受理通知書。另有1家企業因不符合發行條件主動撤回申請文件,2家企業截至31日尚未報送補正文件。(中國證券網)
探營創業板首批候選者:各顯神通
編者按:創業板已經近在眼前。4天前108家遞交了申請的企業,都在焦急且靜默地等待著。“搶個頭彩”,對于這些企業來說,都是心中暗藏的期望,這對企業來說,意味著更多的市場機遇。在翹首以盼數年之后,當創業板已指日可待,也許大多數公司都抱著一刻都不愿意再等的心理。對于任何一家企業而言,沒有多少個數年的機會可以錯失。
哪些企業將成為最早一批通過審批成功登陸創業板的公司?這不僅是108家公司迫切想知道的答案,也是業界都在等待的結果。今天,我們將推出最有希望首批登陸創業板的7家企業的公司故事,以饗讀者。
朗科科技:“U盤之父”靠專利生存
“一流的企業賣標準,二流的企業賣品牌,三流的企業賣產品,四流的企業賣苦力。”
盡管上述格言流傳了很多年,但深圳朗科科技(下稱“朗科”)創始人鄧國順也是在創業3年后才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到今天,朗科已經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以專利生存的企業,而鄧國順也得到了“U盤之父”的稱號。在首批遞交創業板上市申請的企業中,朗科也是其中之一,但它能否成為最早獲批上市的企業,仍需拭目以待。
截至2008年10月31日止,朗科累計全球授權專利及專利申請量327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為245件,覆蓋幾十個國家及地區,已授權的發明專利有43件。目前,朗科已經分別與美國PNY、金士頓、東芝、中國臺灣群聯電子等多家業內頂尖企業簽訂專利授權使用許可協議,以多種專利運營的模式獲取可觀的專利費及良好的商業合作機會。
“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于專利許可、自有產品和閃存盤主控芯片。”深圳朗科營銷總監敬彪昨日對CBN記者表示,近幾年公司專利許可收入也是逐年上升,但不方便透露具體的數據。
公開資料顯示,去年第一季度朗科專利許可收入達到2700萬元,接近2007年全年2800萬元的數字。而在2007年,專利許可收入已經占朗科營業收入近10%,也代表朗科已經成為專利生存的技術企業。
據悉,朗科專利運營模式的主線是,以閃存盤及其諸邊應用技術為核心,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專利布局,通過專利授權以及起訴侵權者,在訴訟和解后與侵權者簽訂專利授權許可協議,收取專利許可費。
這一商業模式的背后,是將傳統的制造企業“技術?專利?產品?利潤”的利潤產生鏈條縮短為“技術?專利?利潤”占領“微笑曲線”中的高端利潤空間,縮短技術回報周期,提升研發投入回報。
按照公司創始人鄧國順的規劃,朗科每年將新增100項專利發明,在3年內使新增專利發明達到300項,并針對新增300項專利發明全球部署1750項專利申請。構建專利網,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單一專利技術的技術替代風險。
寶通帶業:橡膠輸送帶“隱形冠軍”
創業板開放申報首日,一位保薦人充滿自信地把無錫寶通帶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寶通帶業”)的材料交到證監會工作人員手中。未來創業板的橡膠類企業中,有望迎來隱形冠軍??橡膠輸送帶占有率位居江蘇省第一的寶通帶業。
根據寶通帶業的網站內容,其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江蘇省第一,在全國行業協會綜合經濟指標排名第四。寶通帶業一位工作人員告訴CBN記者,公司從2008年9月開始接受齊魯證券的上市輔導,并曾對擬首次公開發行上市股票一事發過正式通告。他同時表示,公司的主要股東為董事長包志方、世紀導航投資有限公司、江陰市金緯投資有限公司等,但他拒絕透露更多信息。
據了解,寶通帶業成立于2000年,主要生產各類高強力橡膠輸送帶,這些產品被用于鋼鐵、礦業、建材、港口、電力、化工等行業的物料輸送。目前使用其輸送帶的主要有寶鋼、武鋼、首鋼和馬鋼等8家冶金類企業,以及國電、華能、華電、大唐等9家電力企業。
廣發證券化工行業分析師曹新對CBN記者表示,橡膠行業的主導產品是汽車輪胎、摩托車胎及自行車胎,輸送帶是我國橡膠行業的一個細分領域。根據化工行業協會2008年的統計資料,我國橡膠行業中共有31個中國名牌產品,主要分布在全鋼子午胎、高強力輸送帶、摩托車胎等7個領域中。
今年4月,橡膠管帶行業中的已上市公司浙江三力士橡膠股份(002224.SZ)在2008年財報中稱,目前煤炭、冶金、礦山、電子通訊、汽車、農機、化工、機械、建材、輕工、紡織等行業均不同程度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對產品的需求產生了不利影響。我國政府正積極推進4萬億的投資計劃,將對我國國民經濟帶來有效的拉動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的復蘇,橡膠管帶行業也將逐步回暖。
政府力薦民企登陸創業板
勝景山河有望喝“頭啖湯”
創業板開閘,湖南民企成了最大贏家。CBN記者昨日獲悉,該省唯一一家黃酒釀造企業??勝景山河成功入圍創業板首批IPO名單。
中國黃酒學會會長毛照顯稱,勝景山河成立短短6年,生產規模就達到2萬噸,產值近5億元,堪稱中國黃酒行業一匹不折不扣的“黑馬”。勝景山河董事長姚勝卻認為,上市多虧政府幫忙。
2003年,湖南成立了全省首家專業化、高科技生物釀造黃酒的企業??湖南古越樓臺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這是勝景山河的“前身”。當時,人們說起黃酒,印入腦海的便是黃酒故鄉??紹興。毛照顯指出,拘于傳統消費市場,全國黃酒的“總體盤子”還不夠大,只有700多家黃酒釀造企業,且絕大多數以作坊式生產為主,僅有少量的企業實現了機械化和半機械化。“生產規模在千噸級以下的占到整個行業的80%,萬噸級以上的企業只有20多家,2萬噸以上規模的企業不到10家,且絕大部分集中在江、浙、滬一帶。”
古越樓臺成立之初,湖南省就將其定位為一家專業化、高科技生物黃酒釀造企業,力爭當上全行業第一家高新技術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但這一目標直到2005年才得以實現。2005年初,新型生物黃酒二期工程在湖南古越樓臺正式竣工投產,這座總投資1.5億元、產量達到2萬噸規模的黃酒釀造企業,一躍成為中西部內陸地區規模最大的黃酒企業。
“在湖南、廣東、福建、河北、河南就銷售過億元,成為中國黃酒行業一匹不折不扣的黑馬。”毛照顯評價說。2007年,古越樓臺開始籌備上市,并于2008年3月17日正式更名為“湖南勝景山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時完成了公司股份制改革。完成股改之后,勝景山河在岳陽市政府的力薦之下,成為湖南省2008年首批擬上市公司。
據媒體報道,勝景山河隨即被視為湖南省創業板首批擬上市重點推薦企業,并作為創業板湘股的種子選手“重點培養”。
“剛完成股改就籌備上市的民營企業,在國內并不多。”勝景山河董事長姚勝坦言,岳陽市政府給了公司很大的支持,在公司與農戶之間牽線搭橋,“目前與全市2萬多戶農民簽訂了近4萬多畝的糯谷種植基地的合同,不光可助農增收1000多萬元,也保證了釀酒所需的原料不短缺。”
今年6月,在IPO重啟以及創業板上市方案等信息公布后,湖南省創業板上市研討會在株洲召開研討會。當時已有300多家企業向有關機構咨詢,其中90%以上是民營企業。面對激烈的角逐,政府再一次對勝景山河“大開綠燈”。
7月15日,岳陽市政府召開幫扶勝景山河上市辦公會,支持公司進一步做大做強。 據預計,勝景山河正式在深市創業板亮相的時間在10月底至11月初之間。 而公司自身今年也將繼續拓展全國10多個省200個地市的市場,完成全國區域經銷商客戶群的整合和布局。
湖南中科:湘企上市“排頭兵”
湖南中科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湖南中科”)正在趕赴創業板“第一考”的路上。在遞交材料的那一刻,意味著作為湘企吹響創業板上市沖鋒號排頭兵的湖南中科離資本市場的大門又近了一步。
湖南中科主要從事冶金電磁攪拌成套設備的研發與銷售。本世紀初,幾個原本在國企已累積近十幾年電磁研究經驗的技術人員由于企業破產,無奈面臨下崗。于是幾個人決定依靠自己多年的技術能力,開始自行創業。大家湊了點錢,2004年湖南中科就這么起家了。
電磁攪拌成套設備運用于鋼鐵連鑄環節,利用電磁攪拌的作用去除鋼鐵中的夾雜物,提高鋼坯的質量,從而提升各類鋼鐵生產企業鋼材產品的性能和質量。
據記者了解,電磁攪拌技術的應用已逐漸為各國鋼鐵企業所重視,特別是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的開發與應用十分活躍,但在幾年前我國的電磁攪拌設備全部采用國外進口。
據接近湖南中科的人士介紹,湖南中科在多年技術積累的基礎上,通過不斷自主創新,逐步掌握了成熟的設備研發技術,并通過與中科院、湖南大學等科研院所建立長期技術合作戰略伙伴關系,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在研發的過程中需要解決許多問題。比如,本體材料需要能耐高溫、磁場如何合理控制其磁力強度的分布以及其他控制系統的集成等問題。”
湖南中科公司網站顯示,由其研制生產的外水直冷型方圓坯連鑄電磁攪拌裝置通過國家級鑒定,成為國內唯一通過此項鑒定的產品。此外,空芯銅管電水內冷型方圓坯連鑄電磁攪拌裝置則填補了國內空白,成為進口的替代品。
“現在有鋼廠的地方一般都有湖南中科的產品。”上述人士表示,“在電磁攪拌設備方面湖南中科可以算得上是國內的龍頭。”
據了解,湖南中科在2008年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引入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1500多萬的投資,約占公司6%股權。目前湖南中科主導產品占據國內60%市場份額,同時遠銷加拿大、巴西、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從2006年開始,公司銷售額以每年80%的幅度遞增。記者同時獲悉,從2006年開始,公司銷售額以每年60%以上的幅度遞增,去年湖南中科完成1.7億元銷售指標,凈利潤4000余萬元。
根據公司計劃,下半年及未來幾年,湖南中科將集中發力,上市成為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力量發展企業的最佳路徑。上市后,企業在技術研發、產品開拓方面投入更多的資金。
超圖軟件:欲當GIS行業的“華為”
在北京海淀區學清路某大廈的7層,創業板首日申報并有望成為第一批登陸創業板的軟件企業--超圖軟件就在此辦公。
昨天,當CBN記者來到超圖軟件公司時,該公司員工正在緊張忙碌地工作。一位公司員工在聽到記者詢問公司申報創業板上市事宜時回復:“我們對此事并不知情。”
這是一家頗為低調的高科技軟件公司,主要業務是從事GIS地理信息系統的平臺廠商。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以“材料上報以后,具體情況我們不清楚”為理由婉拒了記者的采訪。
但一位熟悉超圖軟件的GIS行業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超圖軟件是一家自主創新知識產權的企業,主要的客戶對象是政府信息系統,除了中國政府各職能部門以外,同時也在積極向海外擴張,與日本、瑞典、歐洲、非洲、東南亞等近20個國家的政府或企業均有業務往來。
“廣義的GIS像我們看到的車載導航系統,谷歌的‘GOOGLE EARTH’系統都是大眾化的GIS系統,而像超圖軟件所做的則是更加專業化的GIS,比如,城市發展非常快,在城市拆遷和改造中運用的政府輔助決策系統、奧運車輛監控、安保系統、防震減災系統、防汛抗災系統、污染源檢測、智能交通監測、社會應急聯動等,”上述人士解釋,“這是一個信息化的平臺,所有和位置相關的大眾生活都可以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在眼前。”
他同時表示,“這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行業,雖然這一概念目前提到的還比較少,但跟老百姓的生活、政府的工作都息息相關。而且GIS的平臺商在國際上來說也是屈指可數。超圖軟件非常有機會發展成像華為、聯想那樣的國際化大公司”。
賽迪顧問近日發布的《2008-2009年中國GIS軟件市場研究報告》指出,雖然受到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GIS軟件市場2008年實現銷售額52.46億元,同比增長20.8%,高于軟件整體市場16%的增長率。
據統計,2008年占據中國GIS基礎平臺軟件全球市場份額前三名的分別是美國ESRI、超圖軟件(SuperMap)和武漢中地(MapGIS),國產軟件市場份額超過40%,并呈持續增長態勢。
天元網絡:從技術到市場
在堅持技術領先長達10年之后,天元網絡走到了上市前夜,成為首批向證監會遞交了申報創業板上市材料的“108將”中的一員。
從1998年成立開始,技術優勢一直是天元網絡董事長孟洛明努力為公司塑造的企業競爭力。資料顯示,天元網絡主要從事通信和IT網絡管理及OSS(運營支持系統)領域的技術咨詢、產品研發及系統集成。
目前天元網絡已在國內實施了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國家電網等100多個大型網管/OSS系統工程,為阿爾卡特朗訊、愛立信、北電網絡、西門子等多個跨國通信企業提供產品、技術服務。同時,也是中國香港新電信、馬來西亞電信、巴基斯坦電信等境外客戶的網管/OSS系統工程項目的解決商。
據悉,天元網絡的技術來源于北京郵電大學網絡與交換國家實驗室。在通信行業最為重要的標準領域,天元網絡參與了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局(ITU-T)的7項國際標準的制定,包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運營商的企業標準。
由于技術以及標準方面的優勢,天元網絡最早的業務不是賣產品,而是賣技術。但他們很快發現,原本走向客戶推薦許多先進優秀技術的做法行不通,因為客戶可能并不需要。相反,針對客戶需求制訂適合他們的解決方案才有可能打開市場大門。
自此,天元網絡開始從技術轉向市場,亦因此為公司帶來新一輪增長。2003年天元網絡進入中端市場第一年即取得了2000多萬元的銷售收入,三年后這一數字已經翻了3番。
海通證券分析師陳美風告訴CBN記者,隨著電信擴容以及3G建設的推進,后續對網絡支持系統的市場需求勢必會越來越多。但他同時指出,在該系統內的細分領域,比如OSS系統由于行業集中度高,先來者有一定的優勢,可以確保長期穩定的市場份額。(第一財經日報)
創業板受理企業第一榜今揭曉 候選企業名單曝光
創業板首批正式受理的企業榜單將于今天誕生。多位保薦機構人士昨日向CBN記者透露,證監會今天將就創業板首批企業受理情況向38家保薦機構致電通知,保薦機構和企業可以前往證監會領取受理與否、補正材料的通知函。
CBN記者還從多位機構人士處了解到一份有22家首批創業板候選者的不完全名單。
今日過第一關
上周日是創業板十年磨劍終出鞘的歷史性時刻。證監會多個部門當天加班工作,總計接收了108家企業登陸創業板的申請材料。
據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證監會接收材料后,需要在5個工作日內對這108家企業給出三種受理情況的通知,分別是正式受理、不予受理和補正材料。補正材料指按照證監會行政許可程序的要求來補交一些證明材料以完善發審材料。
今日是本周5個工作日的最后一天。
預計絕大多數企業將最終收到正式受理通知,可能會有一些企業需要補正材料,但最終應會被正式受理。
“因為證監會主要檢查申報材料的合規性,就是申報材料的準確性、完整性、齊備性,此外大家也都是優中選優的原則來申報的。”一位保薦代表人周四對CBN記者解釋說。
雖然證監會未正式“放榜”,但有的保薦代表人和企業代表仍然沉浸在興奮之中。CBN記者昨日在證監會大堂和門外看到一些手提資料袋的機構人士成群結隊地出入,神情亢奮。
據保薦人士估計,今日有幸接到正式受理通知的合格企業,下一步將進入發審流程的預審環節,將由創業板發行監管辦公室主持進行。
首批正式受理的企業若數量眾多,是否分組登陸掛牌創業板?保薦人士表示對此有所顧慮,但目前并不知曉監管層將會怎樣處理。
候選企業不完全名單
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強調,首批申報材料的108家并不意味著這些企業被正式受理,因此沒有必要披露。但投資者對首批候選者的名單既感到神秘又非常好奇,希望一睹真面目。
CBN記者從多位機構人士處了解到一份包含22家首批創業板候選者的不完全名單,安徽安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愛爾眼科醫院集團有限股份公司、深圳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在列(具體名單見列表)。
從名單中可以看出,除了證監會點名的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環保節能、現代服務等六大創業板特色行業,首批選秀候選發行人也包括一些可能使用高新技術的傳統行業,比如一些屬于現代制造業的公司。
上述名單中有一些是市場知名度較高的公司。比如朗科科技是全球閃存技術的自主創新型領先者,同花順證券軟件可能亦為證券市場投資者所了解,又如戶外運動愛好者中的國貨品牌探路者。
附表_首批創業板候選者不完全名單
資料來源:本報整理
企業名稱 所屬行業
安徽安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醫藥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有限股份公司 醫療
深圳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T制造
湖南勝景山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釀酒
北京超圖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軟件開發
大連泰德煤網股份有限公司 供應鏈管理
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
山東同大海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新材料
云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疫苗研發
深圳好百年家居連鎖股份有限公司 家居連鎖
四川吉峰農機連鎖股份有限公司 農機銷售連鎖
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船舶設計
無錫寶通帶業股份有限公司 橡膠制品
江蘇金通靈風機股份有限公司 機械制造
北京嘉寓門窗幕墻股份有限公司 節能門窗、幕墻研發生產
北京華力創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系統集成商
北京天元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軟件開發
天津三英焊業股份有限公司 焊絲生產
深圳華測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方驗證
湖南中科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電磁設備制造
浙江核新同花順網絡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服務
北京探路者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體育用品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