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貴農玉889(區試名稱:PGX-7)
審定編號:黔審玉2011005號
品種來源:貴州大學農學院于2005年用自育自交系GP76作母本,自育自交系GP16作父本組配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3天。株型半緊湊,株高 243厘米,穗位高95厘米。幼苗長勢強,葉鞘紫色,葉色深綠,葉緣紫色。雄穗平均分枝10~13個,穎殼淺紫色,花藥紫色;雌穗花絲淺紫色。果穗筒型,穗長19.9厘米,穗行數15.6行。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穗軸白色,百粒重35.8克。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容重751g/L,粗蛋白8.68%,粗脂肪 4.84%,粗淀粉74.59%,賴氨酸0.27%。經四川省農科院植保所鑒定:抗大斑病和紋枯病,中抗小斑病、絲黑穗病和莖腐病,感玉米螟。
產量表現:2009年省區域試驗跨區組平均畝產638.2公斤,比對照增產12.4%,增產極顯著;2010年省區域試驗跨區組續試平均畝產667.1公斤,比對照增產 12.99%,增產極顯著。省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652.7公斤,比對照增產12.71 %,16個點次全部比對照增產。2010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57公斤,比對照增產2.88%,6個試點5增1減,增產點達83.3%。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期和密度:春、夏播均可,春播宜在4月上中旬播種,夏播在5月中旬以前播種。每種植密度為3500~4200株。2、種植方式:采用營養塊育苗移栽效果更好,一般在2葉1心到3葉1心時移栽為宜,應選擇適宜的土壤墑情和氣候適時移栽。3、施肥與田間管理:播種前各試點均用拖拉機或牛犁耙1~2次,并輔以人工碎土平整;在肥水管理上,以促為主,施足底肥,基肥畝用量在50~150斤之間,種類以腐熟農家肥、復合肥、普鈣和氯化鉀為主。及時防治病蟲害,直播方式應及時勻苗間苗,保證苗全、苗齊、苗壯。每畝用10公斤尿素作苗肥,20~25公斤尿素加5公斤硫酸鉀在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苗肥結合中耕除草,穗肥施用結合中耕培土。4、注意防治玉米螟。5、適當晚收獲,以提高產量。
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海拔1500米以下區域的中上等肥力土壤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