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GL-7號
審定編號:黔審椒2010010號
品種來源:廣東省良種引進服務公司于2006年從泰國引進的雜交一代種。親本組合為7526×3375。
特征特性:干鮮兩用型。全生育期197天,比對照遵椒2號長8天,從定植至采收95天左右。株高約84厘米,株幅開展度約70厘米,分枝次數13次以上。單株結果350個左右,平均單果重2.35克,單椒干果重約0.9克,縱徑4.75厘米,橫徑1厘米,果柄長約3.5厘米,單果種籽數83粒,種籽千粒重5克。青果果色嫩綠,紅果紅亮,光澤度好,辣味重、香味濃,果肉硬,宜作泡椒。品質分析檢測結果:辣椒素5.89g/kg,二氫辣椒素2.35g/kg,辣度941度。
產量表現:2008年、2009年省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干重)260.5公斤,比對照增產6.29%。2009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干重)309.2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及時定植。主要為春夏露地栽培,12~3月育苗,3~5月定植。采用單株栽培方式為宜,畝用種量10克左右,株行距60厘米×60厘米,畝株數1500~2000株。2、重施底肥。畝施腐熟農家肥3000公斤、復合肥50公斤、鈣鎂磷50公斤。追肥。輕施提苗肥,穩施開花肥,重施結果肥。3、水管理。根據當地氣候、土壤、植株需水狀況及時灌水和排水。4、及時采果。辣椒紅熟后要及時采摘。5、病蟲害防治。及時防治病蟲害,在辣椒育苗期和大田生長期,應加強田間調查,在病蟲發生危害初期,應及時施藥控制病蟲害蔓延,要對癥下藥,針對不同的病蟲害種類采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進行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的貴陽市、遵義市、安順市、黔南州、黔東南州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