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福玉588(區試名稱:HZ2003)
審定編號:黔審玉2010011號
品種來源:綿陽神農科技研究所于2005年用自育自交系S0101作母本,自育自交系S013作父本組配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2天,比對照黔單16短4天。株型半緊湊,株高263厘米,穗位高92厘米。幼苗第一片葉長橢圓形,葉鞘淺紫色。雄穗平均分枝12個左右,穎殼淡黃色,花藥黃色;雌穗花絲紅色。果穗長筒型,穗長21.3厘米,穗行數16.5行。籽粒黃色,馬齒型,穗軸紅色,百粒重37克。經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容重711g/L,粗蛋白8.36%,粗脂肪3.48%,粗淀粉73.96%,賴氨酸0.29%。經四川省農科院植保所鑒定:抗大斑病,中抗莖腐病,感小斑病、紋枯病和絲黑穗病,感玉米螟。
產量表現:2008年、2009年省跨區組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641.2公斤,比對照增產9.44%,17個點次15增2減,增產點達88.2%。2009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01.7公斤,比對照增產8.25%,6個試點全部增產,增產點達100%。
栽培技術要點:1、播期:宜春播,也可夏播,適期早播。2、種植方式及密度:育苗移栽,畝植3000株左右。3、施肥和管理:氮、磷、鉀的比例按2:1:1,磷、鉀肥及農家肥全作底肥,氮素化肥分底、苗、桿、穗四個時期使用,其比例為2:2:2:4,增施鋅肥提高產量。4、病蟲害防治:注意防治小斑病、紋枯病、絲黑穗病。種子包衣防苗期病蟲;在苗期追肥時,用辛硫磷治小地老虎,在拔節及大喇叭口期分別用呋喃丹點心治玉米螟各一次;及時中耕出草。
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黔西南州除外)海拔1500米以下區域的中上等肥力土壤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