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滇特(版納(na))審稻2009032號
申請單位:福建省農(nong)科院(yuan)稻麥(mai)研究所
選育單位:福建省農(nong)科院稻(dao)麥研究所(suo)
品種來源:該品種是福(fu)建省農科院稻麥研(yan)究所用(yong)京福(fu)1A與福(fu)恢943配組育成.
特征特性:秈型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21-168天,株高早稻96.3-112厘米,株型緊湊,分蘗力強,葉鞘紫色,無芒,穎尖紫色。畝有效穗14.5-19.3萬穗;穗長22.1-23.6厘米,穗總粒數137.6-197.6粒,穗實粒數112.5-125.7粒,結實率63.6-79.5%;千粒重29.1-33.3克,豐產性、穩產性好。米質檢測:糙米率80.9 %,整精米率68.8 %,、粒形長寬比2.35,堊白粒率79 %,堊白度28.68 %,堿消值2級,膠稠度100 mm,直鏈淀粉24.44%,蛋白質8.4 %。抗性鑒定:稻瘟病級1級,反應型抗;白葉枯病級1級,反應型抗。
產量表現:2007-2008年參加西雙版納州雜交水稻區試試驗,兩年平均畝產543.3千克,比對照1岡優151增產11.9%,比對照2Ⅱ優838增產16.6.%。生產示范平均畝產430.4千克,比對照增產1.86%。
適宜區域:適宜(yi)在西雙版納州早、中、晚稻區(qu)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