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寧春39(永3119)
審定編號:青審麥2006002
品種來源:寧夏永寧縣小麥育繁所用永833(T2739儂院
G89)做母本,寧春4號做父本雜交選育而成,、原代號永3119,
2005年寧夏回族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寧春39號,審定編號為寧春麥2005003。2003年青海省海西州種子站從國家西北春小麥水地組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試點中篩選,經試種而成。
特征特性:株高84.67±2.08厘米,株型緊湊。芽鞘綠色,幼苗直立,深綠色,葉色深綠,葉片中寬略披。單株分蘗數1-2個,分蘗成穗率77.2-85.5%。穗下節間長38.83-0.76厘米。穗長11.07±0.71厘米,每穗小穗數18±1個,穗粒數38.7±3.14粒,穗密度指數18.1,屬稀。穗紡錘形,長芒,穎殼白色,護穎卵形,穎肩斜肩,穎嘴銳型,穎脊明顯,到底。籽粒卯圓形、紅色、飽滿,腹溝淺,冠毛少。千粒重53.95±1.58克。春性,中早熟。生育期123±3天,全生育期145±1天。輕感條銹、抗倒伏,落粒性中等,落黃好。
品質產量:籽粒容重843.5±4.95克/升,籽粒角質,粗蛋白質含量12.87%,濕面筋27.13%。在一般水肥條件下畝產500-600千克;高水肥條件下畝產600-650千克。
栽培要點:秋季結合深翻畝施農家肥3000-5000千克,播前結合耙地畝施純氮2.4-3.6千克,五氧化二磷6.9-9.2千克。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播深4-5厘米,畝播種量22.5-27.5千克,畝保苗30-40萬株。全生育期澆水5次-6次,苗期結合澆頭水畝施純氮1.8-2.7千克。
適應地區:適宜在我省柴達木灌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