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津審玉2009014
品種來源:2004年以B77為母本,B76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B77是以中糯一號雜交種為基礎材料,經多代連續自交選育而成的自交系。父本B76是萬粘二號雜交種與墾粘父本雜交,再用萬粘二號回交一次后經多代連續自交選育而成的白糯玉米自交系。
選育單位: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葉緣白色,花藥紫色,穎殼綠色,花絲粉色。出苗到采收期84.6天,比對照津鮮糯101長4.4天。株高 219.6厘米,穗位 90.6厘米,穗長 22.1厘米,穗粗 5厘米,禿尖長3.8厘米,穗行 15.2行,行粒數 38.8粒。穗軸白色,粒白色。經天津農科院植保所鑒定:抗絲黑穗病(4.0%),中抗黑粉病(7.7%)。經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鑒定:感瘤黑粉病(35.0%),中抗絲黑穗病(8.3%)。經天津市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支鏈淀粉含量100%。
產量表現:2009年,鮮食糯玉米區試,平均畝產鮮果穗867.6公斤,5個試點4個點增產1個點減產,較對照津鮮糯101增產1.6%,居22個參試品種第14位。專家品嘗鑒定平均得分87,達到部頒糯玉米二級標準。試點品嘗鑒定結果:2個試點達到一級標準,3個試點達到二級標準,平均得分87.4。田間表現寧河試點雙穗率4.0%。
栽培技術要點:選地隔離:選擇中等以上肥力的平地種植。雜交種制種隔離區300米以上。播種錯期:耕層5厘米地溫穩定在10℃以上為適宜播種期,密度3500株/畝。肥水管理:生育期間有純氮每畝18-20公斤,磷10-12公斤,鉀10-14公斤。氮肥總量的1/3及全部磷肥、鉀肥作種肥或底肥施入,另外2/3氮作追肥于大喇叭期施入。病蟲防治:將精選后的種子有種衣劑進行包衣處理防治地下害蟲;大喇叭期施呋喃丹投心。
適宜地區:適宜在天津市作糯玉米市品種推廣種植。











